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仁”学的主体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关于“仁”学的基础,《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孔子视孝悌之亲情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孝悌通过“能近取譬”,将爱父母、爱兄弟、爱妻子扩展为爱君主、爱国家及爱一切人。的确,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无疑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休谟的同情原理也认为,父子间的同情是最易发生的。黑格尔一方面认为修身是成为抽象的人的基本条件,“正是这种反省意识,使一个人真正地走向了主体阶段”,另一方面认为实现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须要在伦理阶段,而“在伦理的阶段,最自然、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平等地“爱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其对象是有限制的。仁爱等道德品质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是“君子”(有德有位者)的专有物,小人(无德无位者)则往往与仁爱背道而驰。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对于道德情感的适用对象给出了较为明晰的界定,仁爱不仅包括爱“好人”,即爱“君子”,而且也包括恶“恶人”,即恶“小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创立了“义”学。孟子“义”学的主体是“不学而能”之“良能”、“不虑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之气”之“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如果说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据——亲情,是一种事实根据的话,即通过客观描述父子之间的亲情来推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言“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仁义思想的根据——性善,便是一种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亲情是父子这对道德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而性善则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呈现。与孔子相比,孟子将政治伦理的希望全部压在单个道德主体的身上,政治伦理思想的实现,是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之性善的结果。

孟子既然设定人性本善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条件,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自然都要以性善为基点。然而,“性善”虽然能够满足政治伦理思想基础的普遍性条件,但孟子本人也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财富对“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性善就不再是绝对基础了。

与孟子一样,荀子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礼”学。“礼”学的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荀子认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人性之恶,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伪”)产生的,是用于制约和改造人性之恶的产物。一方面,道德之善就是“伪”的结果;另一方面,“性恶”是“伪”的前提。以此为基础,道德主体自身才要“积善而全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才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综上所述,孔子以道德情感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恶为基础,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大都不出这两类。

(摘自王乐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仁"学是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B. 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通过"能近取譬",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C. 西方思想家如休谟和黑格尔等人,和孔子一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

D. 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思想家认为要平等地"爱一切人",而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推己及人"思想则表现为爱"君子",恶"小人"。

2.下列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孟子在"仁"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义"学,其主体是"良能""良知"的性善思想和"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

B. 孟子以性善作为其仁义思想的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

C. 孟子认为,如果每一个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的性善,就能实现他主张的政治伦理"义学"。

D. 孟子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性善不是政治伦理思想的绝对基础,故物质生活财富对"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孟子以性善为基础,荀子则以性恶为基础,他们一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B. 荀子创立的政治伦理思想是"礼"学,其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

C. 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产生的,所以,道德主体自身要"积善而全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D. 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有着共同的来源,但其所基于的条件则完全相反,因此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也不一样。

 

1. B 2. D 3. A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偷换概念,“亲情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不当,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为“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卡尔森和妈妈在公国玩,几个小男孩要求他将玩具分享。看着卡尔森不愿意的眼神,妈妈说:“你可以不分享。”当那群孩子责怪卡尔森小气时,卡尔森妈妈坚决回答:“他不是必须要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出来,他已经说了不愿意,如果他意给你们玩的话,他就给了。”这时,那些孩子的家长认为他们母子“没礼貌”,都投来厌恶的眼神。

你是否有过与卡尔森类似的经历或者目睹过类似的现象,对于卡尔森妈妈的做法或者其他家长的反应,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某市近年来发生校园伤害事故情况统计表

(1)用文字简要概括上表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不要出现具体数字)

(2)给教育部门提一条合理的建议。(不超过30字)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组是

①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

②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最为流行。

③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④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

⑤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⑥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

A. ③①②⑤⑥④    B. ③①⑥②⑤④

C. ⑥①②③⑤④    D. ⑥④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          。王子猛被贵族大臣们拥戴登上了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          ,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   )(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左传·定公五年》载:“王人杀子朝于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         ,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        。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得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 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 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 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不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B. 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C. 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馆的官员和学者。

D. 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谊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将搜刮来的珍宝随意弃掷这一情形时,描写秦人对待一些具体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