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某市近年来发生校园伤害事故情况统计表 (1)用文...

阅读下列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某市近年来发生校园伤害事故情况统计表

(1)用文字简要概括上表的主要内容。(不超过80字,不要出现具体数字)

(2)给教育部门提一条合理的建议。(不超过30字)

 

(1)近四年来,校园伤害事故发生数居高不下,2013年超过千次;主要原因是学生之间嬉戏打闹和学校设施缺陷,前者超过半数且逐年上升,后者则呈下降趋势。 (2)在改善学校设施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解析】 试题分析:(1)注重整体阅读。做这类试题时,先要对所给的图表材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分析其比较对象、比较角度、 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种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也可能是得到观点的源头。(3)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作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组是

①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

②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最为流行。

③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④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

⑤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⑥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

A. ③①②⑤⑥④    B. ③①⑥②⑤④

C. ⑥①②③⑤④    D. ⑥④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          。王子猛被贵族大臣们拥戴登上了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          ,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   )(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左传·定公五年》载:“王人杀子朝于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         ,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        。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得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B. 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 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 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不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B. 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C. 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馆的官员和学者。

D. 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谊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将搜刮来的珍宝随意弃掷这一情形时,描写秦人对待一些具体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贻

杜牧

杜陵萧次君①,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②,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注)①杜陵:西汉宣帝的陵墓,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杜原上,因建于杜县而得名。萧次君:《汉书》记载,萧育,字次君,为人刚直严猛,做官常被免职,很少升迁。②彩缋:彩色的绘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首诗的题目是“自贻”——自己写诗赠送给自己。诗人需要写诗来自我宽慰、排解,诗题透露出凄苦的味道。

B. 本诗开端即以刚直而屡遭贬斥的萧次君自比,借其“迁少去官频”的遭遇,抒发的却是自己的命运感喟。

C. “寂寞怜吾道”意为“怜吾道寂寞”,诗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吾道”,却难被世道认同而感“寂寞”,令人怜惜。

D. 颈联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没有以“彩缋”般的锦绣前程作为内心追求,以至于为官四方,充斥身心的只有世俗的扰攘。

E. 整首诗由古及今,由人及己,尾联借物自喻,形象生动,一个“嫌”字凝聚了落魄失意者复杂的情感。

2.本诗是杜牧晚年赠送给自己的作品,一生的辛酸蕴含其中,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复杂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剑侠事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祯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囊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床榻甚设;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持朱封山门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扑。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

1.对文中最后一段断句正确一项是

A.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B.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C.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D.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庙号,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

B. 太庙,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C. 察举制,是魏晋以后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类似于隋唐时的科举制。

D. 毡笠,是指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

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允许别人投宿尼庵和帮差役斩杀红帩头男子夺回官银这两件事看来,尼庵剑侠是一个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的女子。

B. 戴红帩头的男子是个武功高强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银的这些差役,并且凭一己之力打倒了众差役,劫走了官银。

C. 尼庵剑侠行动迅速,在答应了差役后没多久,就杀了红帩头,她让护卫先行回来,而自己另雇驴驮着官银回来。

D. 从上下文看来,新城令崔懋在章丘西新店遇到的年三十余的妇人,就是他的侄子鹓所听故事中那个年十八九的尼姑。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⑵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

⑶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