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选段中“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

2.在节选部分的诗歌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唐玄宗形象?

3.在节选的这一部分诗歌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刻画唐玄宗的心理?请结合具体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1. 这几句诗采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唐玄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之情。 2. 表现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愁苦、寂寞、悲痛伤感之情以及对贵妃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在这段诗歌中,诗人把唐玄宗写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普通人形象。 3. ①通过景物的渲染,有时景中见情,有时融情于景。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②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等。③直接心理描写,如“尽沾衣”、“思悄然”、“谁与共”等,表现唐玄宗的思念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情感。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唐玄宗睹物思人。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征。选取的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如结合诗句“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等内容分析,表现了唐玄宗在杨贵妃死后愁苦、寂寞、悲痛伤感之情以及对贵妃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揽衣推枕起徘徊……梨花一枝春带雨”六句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揽衣推枕起徘徊”,用了四个动词极有层次地展示出杨贵妃听说天子使臣到来之后的一连串动作,透露出她在仙界朝思暮想的殷切期待。

B. “花冠不整下堂来”写杨贵妃急于听到“汉家天子”的音讯,因而来不及整理衣冠就走出了厅堂。

C. “风吹仙袂……犹似……”一句,诗人借助想象,让杨贵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她还想给唐玄宗跳一曲《霓裳羽衣曲》。

D. “泪阑干”对应“春带雨”,运用比喻写出了杨贵妃的不幸与哀伤。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足见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展示了她的魅力之不可抗拒。

B.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写唐玄宗沉湎美色,这正是他日“长恨”的外因。

C.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与“一身”形成对比,突出了杨贵妃得宠专房,独占君心。

D.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写出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列土:指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B. 六军:指古代天子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C. 梨园:指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歌唱演员为“梨园子弟”。

D. 蓬莱:亦称蓬莱山、蓬壶、蓬丘。和方丈、瀛洲并称,是中国先秦神话传说中东海外的仙岛。这里指贵妃在仙山的居所。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六宫粉黛无颜色    B. 可怜光彩生门户

C. 云鬓半偏新睡觉    D. 为感君王辗转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御宇多年求不得  御宇:统治国家

B. 临别殷勤重寄词  殷勤:反复多次

C. 雪肤花貌参差是  参差:仿佛

D. 玉容寂寞泪阑干  阑干:眼泪流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