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cī],复州竟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cī],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①以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天宝中,州人酺[pú]②,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③。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④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yù] ⑤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⑥,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⑦江南,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注:①使执粪除圬塓:惩罚他做清扫涂刷墙壁的工作;②酺:欢聚饮酒;③遂庐火门山:于是陆羽就寄居在火门山;④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因不满时政,剪发佯狂不仕,故称楚狂接舆;⑤鬻 :卖;⑥:至陶羽形置炀突间:把陆羽制成陶像放在烘炉烟囱之间; ⑦宣慰:安抚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兄弟                  鲜:少

B. 使执粪除圬塓以之        苦:受罪

C. 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    危:端正

D. 临淮                    次:住宿

2.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貌侻陋,口吃

A. 裴回不得意,或恸哭

B. 召之,羽衣野服,挈具

C. 冰,水为之寒于水

D. 其隙也,则施施行,漫漫而游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

(2)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 B 2. C 3. ⑴(陆羽)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一个和尚在河边捡来养的。 ⑵与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有虎有狼也一定赴约。 ⑶因此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4)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的“苦”如解释为“受罪”,“苦之”就变成“受罪他”,这在语法上讲不通,从文中来看,“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句中的“之”代指陆羽,句中应是使动用法,即“使……苦”,或解释为“惩罚”。故选B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而”的用法,然后根据“而”在句中的位置和“而”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例句“貌侻陋,口吃而辩”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前面说“口吃”,后面说“辩”,很明显是转折关系;C项,“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中“而”也是连词,表转折。A项,“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中“而”是连词,表修饰,是形容“归”的状态;B项,“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中“而”是连词,表修饰,是形容“入”的状态;D项,“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中“而”是连词,是形容“行”的状态。故选C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所生”是所字结构,即出生的地方;“或”,有的人;“诸”,兼词,之于;“滨”,水边,岸边;“畜”,养育。第二句中,“期”,约定;“雨雪”,名词做动词,下雨下雪;“虎狼”,名词做动词,有老虎有狼。第三句,“是故”,因此;“不必”,不一定;“如”,比得上;“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弟子贤”,“于”,比。第四句,“是……也”判断句,“是”,这;“藏”,宝藏;“食”,享用,“所共食”,所字结构,共同享用的东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     犹且从师问焉

B. 蚓无爪牙利                     孔子师郯子……

C. 何为然也                       皆出于此乎

D. 故为之文志                     作《师说》贻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 游于赤壁之下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蚓无爪牙之利    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D. 哀吾生之须臾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则天地不能以一瞬    曾:曾经

B. 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出一般人

C.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    向:先前

D. 击空明兮流光        溯:逆流而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