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 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③不嫌,一作“莫将”。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引兴托喻,借景抒情,“落日”“流水”叹时光之流逝,“春光”“柳树”写出了春景之胜。
B. 颈联中“不嫌”一作“莫将”,“不嫌”写出了柳树的自信,“莫将”则写出了柳对榆荚的蔑视。
C. 尾联借柳伤别,新春柳绿,在游宦的别离中抒发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抒情真切、自然。
D. 诗的前六句写景,写柳树的婀娜多姿,柳在榆荚、桃花映衬下的妖娆,景中融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金人迁汴,乃举家南渡河,居汝之鲁山。磐年方冠,从麻九畴学于郾城,客居贫甚,日作糜一器,画为朝暮食。自是大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涯涘。及河南被兵,磐避难,转入淮、襄间。宋荆湖制置司素知其名,辟为议事官。丙申,襄阳兵变,乃北归,至洛西,会杨惟中被旨招集儒士,得磐,深礼遇之,遂寓河内。
中统元年,即拜益都等路宣抚副使,居顷之,以疾免。李璮素重磐,以礼延致之,磐亦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意。及璮谋不轨,磐觉之,脱身至济南,得驿马驰去,入京师,因侍臣以闻。世祖即日召见,嘉其诚节,抚劳甚厚。璮据济南,大军讨之,帝命磐参议行省事。璮平,遂挈妻子至东平。召拜翰林直学士,同修国史。
出为真定、顺德等路宣慰使。郡有西域大贾,称贷取息,有不时偿者,辄置狱于家,拘系榜掠。其人且恃势干官府,直来坐听事,指麾自若。磐大怒,叱左右捽下,箠之数十。几死,郡人称快。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磐曰:“四万人多矣,何烦他郡!”使者怒,责磐状,期三日尽捕蝗,磐不为动,亲率役夫走田间,设方法督捕之,三日而蝗尽灭,使者惊以为神。
曲阜孔子庙,历代给民百户,以供洒扫,复其家,至是,尚书省以括户之故,尽收为民,磐言:“林庙户百家,岁赋钞不过六百贯,仅比一六品官终年俸耳。圣朝疆宇万里,财赋岁亿万计,岂爱一六品官俸,不以待孔子哉?且于府库所益无多,其损国体甚大。”时论韪之。
磐以年老,累乞骸骨。丞相和礼霍孙为言,诏允其请,进资德大夫,致仕,仍给半俸终身。年至九十二,卒之夕,有大星陨正寝之东。
(节选自(元史·王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B. 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C. 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D. 未几/蝗起真定/朝廷遣使者督捕/役夫四万人/以为不足/欲牒邻道助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最初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后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后来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B. 贾:商人。在古代,商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就是开一个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这叫做“行商坐贾”。现泛指经商的买卖人。
C. 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一枚铜制铸币(方孔钱)为一文,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里穿起来,称为一贯或吊。
D.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文段后“致仕”也是这个意思,此外还有“告老、解褐”等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磐治学勤勉,文辞宏放。他青年时,客居异乡,非常清贫,每天只有一碗粥而已,他勤勉的学习,努力研究经史百家学说,终使文辞豪放大气,浩荡无涯。
B. 王磐为民除害,维护朝廷威仪。有个西域商人放债取息,对那些不能按时偿还的人,私设公堂,非法拘禁拷打,而且依杖权势,蔑视官府,肆意妄为;王磐大怒,令人将他拿下,施以杖刑,郡人称快。
C. 王磐工作尽责,能力出众,蝗灾发生后,面对使臣的指责,王磐立下三天捕尽蝗虫的期限,他来到田间,想方设法,果真在三天内灭尽蝗虫。
D. 王磬敢于直言,保护孔庙。尚书省通过清查户口把孔庙的民户收为一般平民。王磐认为孔庙民户百家每年交纳的赋税,仅相当于一个六品官一年的俸禄而已,这对于府库所增不多,而对国体损伤很大。时论都认王磬的话有道理。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晋军函陵 ”的“军”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 越国以鄙远。
C. 共其乏困
D. 名余曰正则兮
下列各句中与“恐年岁之不吾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B. 夫晋,何厌之有?
C. 是寡人之过也。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飞快地运行不会被淹没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替代。
B.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从野外回来采的茅草芽,实在美丽又特殊。
C.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夫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下列各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孔子将其奉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 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又称“骚体”,因其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而屈原的诗歌作品集亦被称为《楚辞》。
D.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其中晋侯的爵位高于秦伯和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