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星火志愿服务协会举行新年登山活动,志愿者不畏严寒,一路欢歌笑语,体验着登高徒步之乐,消除了登高自卑之感。
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垂柳依依、众芳摇曳、碧水长流、蓝天永驻的环境,让人们生活在柳暗花明的幽静中。
③最美乡村教师蒋国珍用平凡的生活点亮希望,他没有高颜值,也没有高薪资,但是他的教育大情怀,令人荡气回肠。
④不管理由多么冠冕堂皇,破坏文物的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而从另一方面保护文物卓有成效的人,也必须获得公允评价和公平对待。
⑤他们兄弟俩,一个守在家中发展,一个外出打工谋生,都是脚踏实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应该说都是各得其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⑥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反,它是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A. ①②⑥ B. ①③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① 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 ② 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当前,战乱和贫困 ③ 困扰着部分国家和地区,疾病和灾害④ 时时侵袭着众多的人们。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⑤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 ⑥ 更加和平、更加繁荣。
选项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历来 | 不仅 | 依然 | 也 | 秉持 | 得 |
B | 一向 | 既 | 同时 | 更 | 秉承 | 的 |
C | 历来 | 不仅 | 仍然 | 还 | 秉承 | 的 |
D | 一直 | 既 | 总是 | 也 | 秉持 | 得 |
A. A B. B C. C D. D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脉脉(mò) 翌(lì)年 爪(zhuǎ)牙 金蝉脱壳(qiào)
B. 沉疴(kē) 搽(chá)粉 纤(xiān)维 亘(gèn)古不变
C. 巷(xiàng)道 氾(fán)南 商榷(què) 自怨自艾(ài)
D. 骄横(héng) 累(léi)赘 追溯(sù) 叱咤(chà)风云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耸挺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 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 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C. 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D. 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登高以望,太息而叹 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 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吾其还也
C.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 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君子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 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 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 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