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是诗的故乡。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栏目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是诗的故乡。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栏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让古典诗词又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只是人们关注的取向各有不同:不少考生怀揣《中国古代古诗文64篇》期待拿分,荣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冠军的快递哥雷海为背诗抄诗只是喜爱,支教老师梁俊为古诗词谱曲并领着孩子们吟唱是为传承……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经典永流传 去年年初,中央一套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栏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霸屏,除了让主持人董卿甚至于她的口红火得一塌糊涂外,更像是一股涓涓的清泉,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今年春节刚过,中央一套又推出了一档“和诗以歌”的文化类栏目《经典咏流传》,更是以“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用更容易流传、更朗朗上口的歌唱的形式,再次为大家献上了一道文化大餐。《明日歌》、《将进酒》、《三字经》、《定风波》……我们曾经那么熟悉的经典诗词,没想到以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更令人回味无穷。 对古诗词的赏析,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代爱国诗人的智慧和情怀中吸收精神养料,涵养心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源远流长,精彩鲜艳。 《经典咏流传》是广大作曲者和演唱者,用现代优美的唱腔,把古诗词唱出了“厚重的文化情感,也注入了磅礴的现代风范”。主持人和四位鉴赏评论专家,真是“让观者听者心灵俱醉”,每首唱完之后,演播大厅的观众为之动容,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敬。 李白的《将进酒》,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潇洒洒,“用乐观好施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真是令人赞叹。《三字经》《木兰诗》《鹊桥仙》《梁祝》《明月歌》《静夜思》《别君叹》《秋思》等咏唱经典,每一首都充满着多元传统文化。特别那首用800年前的古琴和鸣《别君叹》,唱尽了大漠柔情和古道苍茫,让你“声声入耳,句句入心”。鉴赏员曾宝仪也感染得不禁潸然泪下。主持人撒贝宁说:“聆听历久弥新的经典咏唱,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让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照亮我们美好的生活。” 以当年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连续在国家主流媒体推出的此类文化栏目,除了让我们明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外,更传递了一种信息——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复兴已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成为必然。 这次《经典咏流传》,又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它“不但把古诗词唱出了厚重的文化情感,也注入了磅礴的现代风范……”我们将在这里得到民族自信与民族魂的滋养,让经典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欣赏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曼妙”! 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文化自信的需求越发强烈。我们应该顺应潮流,积极运用各类平台媒体,尽其所能,大力弘扬我们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孔子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伟大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伟大的使命,“士不可以不弘毅”尽管“任重而道远”,我们也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所给材料谈的是人们对关注古典诗词的态度。材料中列出了三种态度,其一是“不少考生怀揣《中国古代古诗文64篇》期待拿分”,他们只是把诗词当作提高分数的手段,学习古典诗词的目的是应付考试,他们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喜爱经典、传承经典,然而他们的做法在客观上却也能起到使经典流传的作用;其二是像雷海为一样的人,他们热爱经典,把经典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无意识地去传承经典;其三是像支教老师梁俊一样的人,他们自觉自发有意识地担负起了传承经典的责任。题干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写成文章,考生可以从上述三种态度中选择其中一种来写,也可以独辟蹊径谈出自己的特有感受。总之,只要围绕对古典诗词的态度来写,都是符合要求的。立意角度参考:做经典的传承者;传承源自热爱;功利目的对传承经典的作用,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一段文字有三处表述不够恰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使之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语意简明。

自信与自卑,虽然只一字之差,但精神境界根本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自信是成功的唯一秘诀,它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更是对自己所追求目标的坚定信念。有了它,就能驶向胜利的彼岸。自卑却与自信背道而驰。自卑者往往把别人的优点看得过多、过重,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于是沉重的心理压力使这些人裹足不前。总之,我们要选择自信,战胜自卑,这是新世纪的要求,也是追求完美人格的要求。

         改为        

         改为        

         改为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 ?一种体质偏于阴虚,尤其是老年女性,在更年期多有心烦、出汗和失眠的症状,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表现。第二种是食肉或辛辣引发上火。研究发现,上火的人喜欢食肉类或辛辣,民间就有“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的说法,对于养生保健有一定道理。____ 。以前人们认为肥胖是富态,跟弥勒佛似的,现在研究表明裤带越长,寿命越短。从《史记》中记载的古代神仙都很瘦可知,_____。最后一个重大发现是早搏、房颤、心率快等上火的表现,是急躁、焦虑,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对联有关要求的一项是

A. 上联:凤凰枝上花如锦              下联:松菊堂中人比年

B. 上联:步新潮,须骑骏马驰千里      下联:兴伟业,应唤春风惠万家

C. 上联:戌岁兆丰万事顺              下联:狗年祝福五谷香

D. 上联: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      下联:般般合意冷添汽水热添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南方都市报记者吴斌就国家去年追回7.3亿元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扶贫资金提问,成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第三个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

B. 随着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交汇,南方雨势将增强,广西、广东等地明日或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甚至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C. 我国代表团与美国政府进行了坦诚的、建设性的交流,表示不打贸易战,而是会进一步沟通和深入谈判,促进双边合作。

D. 中国是盛产美食的国度,在全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吃得清新脱俗,有趣,甚至健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紫芝妹妹嘴上功夫虽然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人。

②你不要只记得春节、中秋、重阳节等四时八节去看望父母,而应该常回家看看。

③我们有铁的证据证明这是毁谤诬蔑,他们徒然心劳日拙,并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④在文字学方面,父亲可谓学术泰斗,我们期盼他雏凤清声,以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⑤那天傍晚发生的现在回想起还心惊肉跳的事情,使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⑥为欣赏省剧团的精彩表演,村民把操场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人只能爬上围墙作壁上观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