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前不久,世界经合组织公布了最新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前不久,世界经合组织公布了最新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的学生比例”中国只有16.8%,不及成员国24.5%的均值,更不及发达国家的38%。

记者随机以“长大后想做什么”调查身边的8个孩子。除了1个一年级孩子表示愿意当工程师,其他的希望成为明星、企业家、设计师、咖啡师等。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忧心忡忡:“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这是一个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严重问题。”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主要受到内心的召唤、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等几个主要方面影响。

你同意孙专家的说法吗?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孩子失去科学梦,怎么能全怪教育? 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24。5%的均值。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上世纪80年代,当科学家是许多孩子的梦想,这也是之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科学技术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愿意从事科学、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孩子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孩子失去了科学梦?有些人认为是教育出现了问题,不可否认,教育也许不是很完美,但是,孩子失去科学梦,怎么能全怪教育?如此为之,实在有失偏颇。 教育也许存在不完美,但绝对不是“摧残”孩子科学梦的“元凶”,我们的教育是经过无数前辈和时间的沉淀凝集而成,也许有人说,美国的教育怎么好,但是,我们应该搞清楚,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针对于国情而制定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惠民教育,我国的教育正在不断改进,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乡村少年宫、教师假期培训等等,也正是体现着我国教育的先进性、发展性、可塑性,我们教师队伍的纯洁性、高尚性是毋容置疑的。很多人却认为是教师将孩子的探索精神教没了,这样的话,在笔者看来是极不负责任的,除了教育,其余方面更值得思考。 纵观我们周围的环境,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我们正处在一个娱乐“爆炸”的时代,须知,社会才是教育孩子的活教材。我们可以随便问问身边的孩子,他们都能说出一连串的娱乐明星,但是记住近代科学家的却寥寥无几,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新闻,但是宣扬科学家的却没几个。的确,宣扬娱乐明星更赚钱,宣扬科学家无法给商人带来利益,因此,很多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科学家的报道少之又少,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都被娱乐新闻“包围”,科学梦怎么还有成长的空间? 我们更是常常在电视等媒体上看到,“某某网红一夜成名得到多少钱”、“某某又在炫富”等等报道,须知,这些东西都会对我们的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孩子在学校,老师会刻意淡化金钱等方面的影响,但是,我们的电视、网络等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对这些负面新闻不进行筛选就报道,对我们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部分家长更是缺乏一定的素养,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值得思考。像8月26日,5岁小孩被打,宝马被砸事件,这都值得思考,也许宝马车主不对,但是家长的处事方式,容易给孩子造成“金钱是万能的”这样一个错误思想。所以,部分家长未能正确看待金钱、未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孩子的心智并不是很成熟,很多东西要靠家长的正确引导,正如宋庆龄说的:“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总之,孩子失去科学梦,教育有着一定的责任,但是,所有的责任全部让教育承担,是不科学的和不正确的,孩子生活在社会这样一个“大家庭”中,除了教育对孩子有影响,社会、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材料第一段通过权威数据与外国进行比较,反映出中国的现状和问题,即当前中国学生选择科学为职业偏少;第二段通过记者的简单调查,表现孩子实际职业选择中的明确倾向,更倾向科学之外的职业。第二段是对第一段数据的具体证实;第三段通过专家对此事的评价,表现出事情的重大意义,事关国家民族未来;第四段列举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一些主客观因素。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固然和个人特长和兴趣有关,但不能不承认,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等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起着更加决定性的作用。所谓“社会导引、社会评价”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材料中没有说明。需要考生面向社会,面向时代,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进行探讨分析。写作立意角度:写给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媒体等)。学校要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爱好。媒体要为孩子们营造学科学的良好氛围。国家应该给予科学家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回报。社会要大力弘扬科学的力量,科学家们的贡献,让科学家成为孩子们的学习榜样。考生可以抓住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议论。写作时一定要亮明观点,清楚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要分析现象的根源,分析问题的实质和后果,提出切实可行性的建议。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根据你的理解,推断双方和解所达成的大致结果,并简要陈述推断理由,然后用一个对仗句对此事作出简要评价,

 2016年9月,四川省简阳市的侯某因患脑梗住院治疗,这期间由四名子女轮流照顾。出院后,其生活不能自理,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和见证下,四名子女达成协议,载明侯某随长子生活,费用等由侯某名下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长子一人承担,如老人去世后有剩余财产由长子一人继承等内容,11月22日,侯某病情恶化去世,长子依照协议继承遗产。2017年8月中旬,侯某其他三名子女提出诉讼,称已尽赡养义务,主张调解协议无效,请求法院依法平均分割遗产。

子女赡养老人既是美德,也是我国《继承法》明文规定的应尽义务。此案涉及伦理亲情,即便协议表述真实,但以放弃继承而不赡养或以继承遗产为目的而赡养,有违公序良俗,不应倡导和支持。《继承法》规定,有赡养能力和赡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法院在查明事实基础上,释法明理,从亲情、道德角度加以引导,让双方珍惜亲情,互作让步,最终达成和解。

(1)和解结果(不超过2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理由(不超过5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评价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①女士们、先生们:②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③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感到荣幸之至。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名闻天下。⑤目前,已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⑥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台阶,瞧一瞧长城的风采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人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这话不错,患难之交最珍贵。可凡事都有悖论:瓷器越华贵,越经不起碰摔;交情越深厚,越经不起伤害。楚汉之际,张耳与陈余结为       ,后来只因一次误会,竟       ,刀戈相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秉性不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价值观不一样很难交朋友。许多人觉得薛宝钗最配贾宝玉,宝玉偏不喜欢。无他,      

有的人交朋友很实际,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可是一旦目的达不到,就翻脸不认人,所谓的“好朋友”成了“狗屎一堆”。

有一首诗写得好,说朋友是“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可是,我们无须背诵华丽的辞藻,不必探寻朋友的哲理内涵。人之交友出于天性。“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为的是能有几位同行的人生路上伙伴,走得不寂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莫逆之交    针锋相对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见利忘义

B. 刎颈之交    水火不容    话不投机半句多      唯利是图

C. 刎颈之交    针锋相对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唯利是图

D. 莫逆之交    水火不容    话不投机半句多      见利忘义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为的是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人生路上不寂寞

B. 为的是能有几位人生路上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C. 为的是人生路上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D. 为的是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人生路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经理指着小山的钢材告诉记者,钢材价格有望在下月反弹。(shì)

B. 台湾青枣,年种植当年可以结果,是优良的淡季水果。(dāng)

C. 寒冬季节,洗涮完毕,应涂上护肤品,以防手部皮肤裂。(jūn)

D. 成功的建筑师从来就不拘于国际式的现代建筑的樊笼。(nì)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出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