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验钞机 加贝 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电话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验钞机

加贝

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保卫科那头传来陌生的声音:“小梁,我知道你很忙,不得已才来找你,不会耽搁你多少时间的。”

梁醒没有猜出叫他"小梁"的人是谁,便问“你是?”“我是赵德法啊!”来人小声说。"赵……你是赵老师?"梁醒终于听出来了,对方是他的初中班主任,也是淇河市下属县的前任财政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了8年。

面前的赵德法老师几年不见,头发全白了,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梁醒给他倒了杯水,问有什么事。对方局促不安,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于是,他主动说:"赵老师,有事尽管说,只要不违背原则,学生能办的,尽量安排。"梁醒可怜他的处境,但又怕他真给自己出难题,特意加了句“只要不违背原则”。最后才明白赵德法想让他帮着找事做。

他小心翼翼地红着脸说,“我被判了刑,开除了公职,老婆孩子跟我断绝了关系,亲戚朋友也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现在……”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梁醒心中一软,但口气强硬:“但是你能干啥呢?”他怯怯地说:“体力活是干不了,能不能把我安排到市政府大门口的保卫科。我不要钱,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见梁醒没说话,他坐不住了:“小梁,难为你了。当财政局长这些年,我阅人无数,坏人的花花肠子一眼能看出来。你是副市长,圈子比我大,需要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替你把关。”

梁醒心动了但不放心:“你只能帮我阅人,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否则咱师生也会翻脸。”他喜形于色:“放心,我一定当好你的‘验钞机’!”

他甄别的人都一一得到了验证。特别是梁醒的大学的铁哥们借故出差来玩,赵德法提醒他此人不可深交。没多久他就求梁醒办事,说有批货被海关查了,让梁醒出面打个招呼,并递了个厚厚的红包。梁醒最终没有答应这个铁哥们的要求。后来海关汇报从此人包中搜出了录音笔和微型拍摄器。梁醒惊出了一身冷汗。

梁醒的妻弟在一个区里当副局长,工作干得好,因竞争局长过来找他。赵德法当即制止道:“工作真干得好就不用找人,找了人反而说不清了;干不好,打了招呼,组织也为难,群众意见也大。”听了建议,梁醒就没再过问。后来,妻弟当了局长,但他的竞争对手举报到省里,说梁醒给区里递了条子。省里一查,不但还了他一个清白,更提高了了他的威信。有了赵德法这个“验钞机”,梁醒顺风顺水,被省组织部列为市长人选。

后来梁醒用合法方式让赵德法的恩人的儿子取得中标手续后,赵德法忙碌起来了。有天早晨,梁醒看到赵德法又黑又瘦,叫他去医院看看。赵德法眼圈一红:“没事。谢谢关心。”第二天保卫科说赵德法病重住院。梁醒大惊,直奔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找到了浑身上下插满管子的他。

赵德法眼角滚出了一滴清泪,哆嗦着掏出一个纸包递给梁醒:“这是那小子的工程财务复印件,我仔细查看了,有问题,要马上停工。”喘了一口气,又说“我的病是肝癌晚期,时间不多了。我给家乡抹了黑,不能在死前再对不起政府和良心,更不能对不起你,不想背着‘贪官’这个骂名……唉,还不知族人肯不肯原谅我,让我进入祖坟啊!”

两天后,梁醒站在殡仪馆赵德法的遗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着说:“赵老师,谢谢你这个无私的验钞机,替我验出了假币,让我避免了犯错。你放心,我一定亲自把你送回老家,说服你本家族人把你葬进祖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多亏了赵德法的提醒,否则梁醒就会因收受他大学的铁哥们儿的红包而被抓住把柄,干出令人痛心的违法乱纪的事情。

B. “梁醒”谐音“良心”,体现了正直官员的良心:他不计嫌疑,为判过刑的老师找生活出路;不徇私情,拒绝帮助问题同学。

C. 文中三次提到“验钞机”,不但点了题,而且前后照应,表明了“验钞机”是保证官员清正廉明、官场风清气正的关键性因素。

D. 小说用语言、动作、心理和外貌等描写方法塑造了政府官员梁醒的立体形象,他为人可亲可敬,工作可圈可点,很有人情味。

2.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验钞机”做题目?

3.小说对梁醒和赵德法的塑造都很成功,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

 

1. B 2. ①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能够激发阅读兴趣;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它展开;③用了比喻,赵德法就像检验钞票真假的“验钞机”,他专门检验人的善恶美丑;④暗示了主题,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正直做人、成就事业,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检验鉴别人的真假善恶的法宝。 3. 答案一:我认为梁醒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①小说叙述了梁醒在不违背原则、不避嫌疑的情况下知恩报恩的故事,体现了正直官员的良好形象。②梁醒善于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工作尽心尽职,大公无私。③梁醒的为官之道是官员的楷模,体现了正能量,令人敬佩。 答案二:我认为赵德法是小说的主人公。因为①小说主要围绕赵德法这个“验钞机”来展开故事情节,梁醒事业成功有他的功劳。②赵德法这个形象丰满,有立体感,给读者印象更深刻。③赵德法刑满释放后勇于改过,他的临终遗言给现实中的官员一个深刻的警示。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A项,表述绝对化了;C项,“三次提到‘验钞机’”没有照应关系;D项,没有外貌描写。故选B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此处的重要词语“验钞机”也是文章的标题,标题的含义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而文章标题的作用一般有: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本文标题“验钞机”是文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线索,以“验钞机”为标题,在文中起到一个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基本作用,同时“验钞机”也有比喻义,比喻检验人道德美与丑陋的重要法宝,突出每个人都必须在心中有一个“验钞机”,不禁检验别人,更要检验自己。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判断是否主人公要看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而不是以着墨的多少判断。“主人公”的定义是,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本题探究小说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梁醒和赵德法谁是主要人物都可以,但要结合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其原因,如答梁醒为主角,以作者塑造了梁醒的正直形象,展现官员正面形象,也为社会营造了官员楷模作答;若答赵德法为主角,可从他是全文的线索,串联故事情节,他做“验钞机”,“改邪归正”的形象更丰满立体,更引人深思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作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藩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后,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1.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江南得名很古,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

B. “江南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 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 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

2.(小题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 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 从杜甫的两句诗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

D. 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3.(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

B. 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 安史之乱后方镇的数目大为增加,因而江南东道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

D. 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 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 岁的袁隆平以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 7 岁小女孩袁媛,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的危急时刻,处乱不惊,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因此被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不久前,在某央视主持人与娱乐圈的口水战中,网友得知偷税漏税的某女星曾获得“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一事,众人一片哗然。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中国骄傲”?“国家精神”应该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思考?请

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届时我们将道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绩,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并与大家一起碰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不得缺席,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10月8日

×中学高三年级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     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    ,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B.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 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 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D.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 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 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 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吹奏的洞箫之声悲凉,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来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4)《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 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