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 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 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 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 岁的袁隆平以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 7 岁小女孩袁媛,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的危急时刻,处乱不惊,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因此被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不久前,在某央视主持人与娱乐圈的口水战中,网友得知偷税漏税的某女星曾获得“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一事,众人一片哗然。

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中国骄傲”?“国家精神”应该是什么?你有怎样的思考?请

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在公安部、团中央等六部委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骄傲”评选活动中,9位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赢得“中国骄傲”称号,他们用责任、勇气、智慧和爱心诠释了生命的无畏与精彩。这场没有任何商业色彩的公益推选活动感动了全国亿万民众。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这种可歌可泣的人物,但将这样崇高的荣誉授予平民英雄尚不多见。在他们当中,有十岁孩童和耄耋老人,有普通民众、乡村干部和部队官兵。这些人如此的平凡,以至于从我们身边经过都不会引起注意,但他们却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救死扶伤,用义举乃至生命照亮了震撼心灵的瞬间。英雄让人们为之骄傲,平凡彰显了伟大的价值。所以,他们成了“中国骄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从来没有中断过英雄辈出的记录。一说起英雄人物,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很多光辉的形象。但在现今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下,那种时代催生的英雄毕竟是少数。正鉴于此,我们呼唤平民英雄,因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主角。只有越来越多的平民成为“中国骄傲”,我们的民族才能越来越成为“世界骄傲”。可以说,这次评选平民英雄的活动,其积极意义大于活动本身,也更值得我们赞许和推崇。 战争年代固然需要英雄,和平建设同样呼唤英雄。因为多一个英雄,我们的生命就多一分尊严与安全,我们的社会就多一分和谐与安宁。但在时下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英雄的名字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再光芒四射。在正义良知遭到践踏,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有的人明哲保身,有的人袖手旁观,有的人临危而退。因此,我们要寻找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感恩英雄,让更多英雄的行为成为人们自然而本能的善举。 不可否认,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时机,但我们决不能丧失成为英雄的动机。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都难免遭遇各种天灾人祸。是谁凭借强烈的责任和爱心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是谁凭借超人的勇气和智慧使您化险为夷?他们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也最为缺失的“英雄”。由此可见,英雄并非遥不可及,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 崇拜英雄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首歌曾经让许多人为之动容,它寻找着一种永不流逝的英雄精神,颂唱着平民英雄感天动地的光辉。但愿这些平民英雄的事迹真正感动社会,也希望社会能够记住这些平凡的英雄,使其成为广大民众心中永远的骄傲!同时,我们期待通过这种评选,找回一种温暖人心的情感,找回一种无私无畏的人格,找回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本题所给的三则材料都是属于现实的评论性的材料,都是关于“中国骄傲”和“国家精神”的,前两则是正面材料,第一则是说著名的杂交稻专家袁隆平以其卓越的科技贡献被国际友人称“中国骄傲”。第二则讲述一个7岁小女孩袁媛,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的危急时刻,处乱不惊,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因此被称为“中国骄傲”。第三则材料属于反面材料,讲述偷税漏税的某女星曾获得“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一事,众人一片哗然。中国骄傲就是中国英雄,提到这个词,洋溢的是满满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第一则材料中袁隆平以其卓越的科研成果为中国乃至整个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二则材料中女孩的遇事不惊,以其沉着、冷静,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三则材料告诉我们,没有人是社会的旁观者,平凡的人,平凡的生命都可以成为英雄,成为国家的骄傲。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者,堪称中国骄傲;为祖国争得荣誉和尊严者,堪称中国骄傲;为人民生活的改善无私奉献者堪称中国骄傲;无论杰出人物还是平凡众生,只要有担当,有梦想,积极进取,播撒阳光,皆堪称中国骄傲。参考立意: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人,是中国骄傲;临危不乱、用聪明和智慧化险为夷的中国人,是中国的骄傲;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的中国人,只要聪明智慧,为他人作出榜样,就是国家的骄傲;科学认识“中国骄傲”,人性良知,社会责任和高贵精神。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届时我们将道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绩,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并与大家一起碰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不得缺席,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10月8日

×中学高三年级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     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    ,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B.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 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 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D.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 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 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 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吹奏的洞箫之声悲凉,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来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4)《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告诉人们艺术表现中要适当以“空白” 展现更丰富的意蕴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 “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 “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 “坏璧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鸷,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害,衔冤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甚。升南阳知府,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十余里。时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钞五十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兴祖许之。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刺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租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终于家。

(选自《元史·良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B.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C.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D. 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伏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至正,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 知府,别称“太守”、“府尹”,是中国古代地方官职名,是州府一级最高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

C. 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十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

D.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与此同义的说法还有“致事”“休致”“乞骸骨”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铅山州一向有许多造假钞的人,吴友文是这些横行不法伪造钱币的人中的首领,狡诈、蛮横、凶狠,前后杀人很多。

B. 林兴祖颁布禁伪钞令不久,就有一个人前来告发,他假装用不符合实情的理由斥责那人离去。

C. 林兴祖为百姓剪除祸害,声誉大振。升任南阳知府,改任建德路知府,但他都没有到任。至正八年,升官为道州路总管。

D. 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驻军在城外,听说敌人到了,因为缺乏军需物资,想要撤兵,后在林兴祖的反复劝说下,才答应不撤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敛,郡中大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