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伯说,与郑人盟。
B.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D.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学阶段,消费观教育不可忽视。中学生能否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及良好的生活方式。
B.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是私家小路,而是一条开放共赢之路;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C. 民俗学者表示,如果仅仅把过中秋节看成是3天假期,那就误解了国家将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中秋节还有很多美好的习俗。
D. 更多的中国人如果能够多读书,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能在书里慢慢找到幸福感并且找到自己的话,中国就会变得更好。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亦姝在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中勇夺冠军,大家都夸她是一位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
B. 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
C. 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D. 2017年初,人类在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PK中连连败退,这类机器人无所不为,会下棋,会猜脸,还能解答各种问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操《观沧海》中,描写水波荡漾、海岛高峻挺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饮酒》中以“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直接劝勉友人不必为分别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
(4)《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是: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鹭鸶 鹭鸶①
杜牧 欧阳修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注]①此诗作于庆历五年初冬,当时作者被贬滁州。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杜诗次句写鹭鸶在溪水中捕食鱼虾,清澈的溪水映衬着它们那洁白美丽的身影。
B. 杜诗三四句,远近结合,以远方碧山为衬,用梨花作喻,境界开阔,引人遐思。
C. 欧诗前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滩浪的巨大声势,都用了比喻手法。
D. 两首诗都写鹭鸶,杜诗笔调轻快,而欧诗笔调婉约,都呈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2.欧诗在鹭鸶怎样的形象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之。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注)、扁,难责效矣。”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进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注)和:秦和,古代名医。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鬻书者市之,得厚利 鬻:卖。
B. 非徒愈病,而又寿民 愈:使(病)好了。
C. 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 济:救济。
D. 闽人刻碑纪德 纪:记载。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襄是非分明。对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和高若讷的恩怨,以及后来余靖、欧阳修和王素的升官,他均作诗表明了自己鲜明的褒贬态度。
B. 蔡襄忠心劝谏。他认为君王选用谏官并非难事,难的是听谏和用谏;君王的过失应在出现之前就要得到补救,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太平。
C. 蔡襄体恤民情。在福州和泉州为官期间,蔡襄开塘灌田、奏减赋税、立石为桥、植松庇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和好事。
D. 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留守推官、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担任过福州和泉州的知府以及福建路转运使等官职,死后被赐谥号为忠惠。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