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纪录片《乡愁》不但担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的孝德文...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纪录片《乡愁》不但担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的孝德文化重任,而且传承着人民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文明。

B. 美国枪支袭击事件备受关注,事发后,各大网络关于这一事件报道的新闻点击量超过了万次以上。

C. 日前,有关部门初步完成了高铁双流站设计方案的研究工作,并报请铁路枢纽工程指挥部审査通过。

D.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项,语序不当,“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前后内容颠倒,可将“担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的孝德文化重任”与“传承着人民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文明”呼唤位置;B项,重复赘余,“超过了万次以上”重复赘余,去掉“以上”;D项,成分残缺,介词“经过”开头,后面分句缺少主语,去掉“经过”。另外,“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放在前面作定语,也不太通顺,可将“的”去掉,“来”后面加逗号,让“改革开放多年来”作整个句子前面的状语。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洞若观火,高瞻远瞩。

②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不让这三人成虎的态势发展下去。

③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我们要用管窥蠡测的方法,以有限见识无限,去探究宇宙和人生的要义。

④过去五年,西方势力粉墨登场,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毁灭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⑤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到见贤思齐,何愁不能事业有成?

⑥面对记者,他有些拘谨,可一旦离开镜头,他便轻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到位。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

(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3)韩愈在《师说》中这样阐述师生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5)《寡人之于国也》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旅怀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除尾联直抒心曲外,前三联都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B.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

C. 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D. 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E. 尾联运用反问的手法,言外之意是: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何还留滞他乡呢?

2.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速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业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邵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时已丁父忧,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咸报寝。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安阳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绛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注)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②刘瑾:明朝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音xiòng,刺探,得知。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B.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刑部,明清时期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一。

B.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或者“秋闱”。乡试考中了后就称为解元。

C. 乙卯,为干支之一,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此处为纪日,乙卯日的后一天是丙辰日。

D. 丁父优,指古代官员之父死去,官员须停职家居守制二十七个月的制度。母去世亦同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守仁刚直不阿,不惧权贵。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王守仁不惧刘瑾,上奏章救人,惹怒刘瑾,被当廷杖打,又被贬龙场。

B. 王守仁通晓军事,精于计策。朱宸濠叛乱,形势危急,王守仁调兵遣将,审时度势,使用反间计迷惑了朱宸濠。

C. 王守仁聪明好学,勤于思考。他十七岁就与人谈论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的大意,后在龙场悟到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的道理,以此就创立了阳明学派。

D. 王守仁智勇双全,身先士卒。南中盗贼蜂拥而起,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佯装撤兵,出其不意,直捣敌巢,大获全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查看答案

阅读《过秦论》部分段落,完成下列小题。

①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始皇既                             “没”通“殁”,死亡

B. 锄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C. 余威震于                        殊:非同一般

D. 序八州而同列                    朝:使……朝拜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行军用之道 / 弃甲曳而走

B. 斩木为兵,揭竿旗 / 身死人手,天下笑者

C. 数百之众 / 好自相扶

D. 天下集响应 / 赢粮而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段②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最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点明主旨,收束全篇,收到了余响不绝的效果。

B. 段②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 段②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