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显然后者更受欢迎。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
②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③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是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西方的类似栏目,显然具有多重指向性意义,包括强化文化导向、标示思想高度、激活传播方式等意义。由此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优良的电视读书氛围与传统,这是由其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国民素养决定的。
④与西方相比,我国当前的经典“代读”在文化导向上无疑是一致的,但在思想高度与传播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办于20世纪90年代,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代表的一批读书栏目,一直无法摆脱收视率低迷的困扰,相继黯然落
幕。而《百家讲坛》之以“讲坛”为名,实际上是大学课堂在媒体虚拟空间的延伸与革新。它将传播重心落在以文、史、哲为内容的文化经典上,并由此打造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在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三:一是我们为何不能在《百家讲坛》兴盛之际,依然坚守《读书时间》?二是我们为何不能选择多方互动的自由论辩,只能接受由学者单向灌输的“代读”?三是我们为何总是局限于故事性、趣味性的欣赏口味,而缺乏应有的思想锐度与精神高度?这昭示着我国经典“代读”走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经典“代读”的缘起与走向。
B. 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
C. 经典“代读”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
D. 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异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代读”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B. 《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C. 《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
D. 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
3.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当前经典“代读”火爆原因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A. 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经典“代读”的火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B. 知识分子渴望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为经典“代读”提供了阅读的传授者。
C. 大众精神追求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尚,为经典“代读”的火爆提供了广泛的接受者。
D. 采用“讲——读”互动的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而“代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也更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年清明节期间,某学校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徒步到烈士陵园扫墓。同学们都很兴奋,提前准备了大量的食品和娱乐用品,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放松机会。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让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有些浪费时间了。
对此,你怎么看?请选好一个角度,确定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地球一小时”是为响应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号召而开展的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系列活 动。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该活动可以使每个人都能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真正为地球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该活动也将让青年一代深刻认识到环境形势的恶劣,从而身体力行,使全球不再有环境问题。而“地球一小时”活动也必定会是参与者人生中最美好的活动经历。
① “地球一小时”不会让每一个人都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的美食世界,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①___:据统计,《红楼梦》中述及美食的回目有八十七回,描写的食品多达一百八十六种,包括主食、菜肴、 点心、调味品、补品等。另外,我们看到,贾母平日吃饭,总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廛尾巾帕之物”,而刘姥姥吃饭的时候就随意很多。可见,吃一顿饭已不仅仅是果腹那样简单了,②____。总之,书中的美食既反映了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刻画。近年来,作为红楼文化的衍生品,各种“红楼宴”也层出不穷。但与其打名著的招牌为商 家制造噱头,③______ 。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说:“讲《红楼梦》中的饮食,不在于‘仿膳’式的照猫画虎,更在于体会食品的精义神理,亦即中国烹饪的哲理和美学观。”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他的这些话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发言的兴趣,下面就请各位都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吧!
B. 关于《战狼 2》的影评,见仁见智;你的大作,我一定会认真阅读,待我读完后,会与你进行商榷、斧正。
C. 3月24号晚,一名男子在武汉大学校内,跨过护栏疯狂摇动樱花树,有随行者上前制止:“你给我注意点儿,否则后果自负!”
D. 我与台湾学人朋友互通电邮,对方的礼数真是令人汗颜,抬头都是采用传统书信的“尊鉴”、“钧启”等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86 版《西游记》不仅成为我们获得人生要义的源泉,更是我们对吴承恩原著最重要的了解 认识途径;六小龄童对我们也并不陌生,成为几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
B. “重大过失不担责”议案既是从立法上进行保护,也是从社会的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提倡;“好人流血流汗又流泪”现象从根本上得以扭转,无疑有助于抑恶扬善、增强社会正能量。
C. 要留住老年俗等传统文化习俗,关键要挖掘和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加温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人们对传统习俗形成向心力、凝聚力。
D. 7月18日,由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参与设计投资建设的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被誉为“国内最生态”的长江大桥,为保护中华鲟,建造成本比预算提高了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