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他的这些话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发言的兴趣,下面就请各位都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吧!
B. 关于《战狼 2》的影评,见仁见智;你的大作,我一定会认真阅读,待我读完后,会与你进行商榷、斧正。
C. 3月24号晚,一名男子在武汉大学校内,跨过护栏疯狂摇动樱花树,有随行者上前制止:“你给我注意点儿,否则后果自负!”
D. 我与台湾学人朋友互通电邮,对方的礼数真是令人汗颜,抬头都是采用传统书信的“尊鉴”、“钧启”等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86 版《西游记》不仅成为我们获得人生要义的源泉,更是我们对吴承恩原著最重要的了解 认识途径;六小龄童对我们也并不陌生,成为几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
B. “重大过失不担责”议案既是从立法上进行保护,也是从社会的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提倡;“好人流血流汗又流泪”现象从根本上得以扭转,无疑有助于抑恶扬善、增强社会正能量。
C. 要留住老年俗等传统文化习俗,关键要挖掘和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加温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人们对传统习俗形成向心力、凝聚力。
D. 7月18日,由中铁大桥局、中铁大桥院参与设计投资建设的至喜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被誉为“国内最生态”的长江大桥,为保护中华鲟,建造成本比预算提高了2亿元。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华文化主张“和合”,倡导“世界大同”,描绘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同心圆,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深入人心。
②不管在哪个岗位,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③前90分钟,法国队占据优势,但加时赛中葡萄牙队埃德尔低射打进全场唯一进球,最终反戈一击,战胜劲敌,历史上第一次捧起了欧洲杯。
④《舌尖 3》第一集介绍了纯手工打造的“天价不粘铁锅”——章丘铁锅后,观众纷纷抢购,一时间,洛阳纸贵,章丘无锅。
⑤25日上午,方怀瑾委员在专题会议上,建议政府要理性面对节假日“拥挤踩踏”等重大突发事件,不要因噎废食,取消正常的游览观光活动。
⑥徜徉在戒备森严的荆州博物馆里,有如漫游在悠久的荆楚文化长廊中,精选展出的展品件件都是承载着荆楚文化的吉光片羽。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表述了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外物的观点,这两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师”有传道受业解惑的含义,这与教孩童的老师“________”的启蒙教学是不同的。
(3)李白《蜀道难》中,摹写人行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突出蜀道又高又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近
王铚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①王铚:南宋诗人,高宗建炎四年,权枢密院编修官,晚年遭奸相秦桧迫害,日以觞咏自娱。②津:渡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了朝阳初升,被阳光反射的山峦像一道银白色的屏风,清澈的溪水像一面洁白如玉 的镜子,溪边寒梅已竞相开放,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B. “晓”字写出了山色由暗转亮的过程,“春”字突出了溪边花满枝头的景象,二字不必细描山 峦、寒梅之景,却将“春近”之意写足了。
C. 颔联靠“东风”一句带出下句“万物有精神”,使诗境陡然得到拓展和升华,如果说首联写出 了“春近”之象,那么这一联则写出了“春近”之神。
D. “东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东风里透露出春之将至的讯息,万物正在萌动、抖擞精神 迎接春天的到来,此联写出了万物在东风的吹拂下生机蓬勃的景象
E. 颈联中的“索莫”是指枯寂无生气的样子,“龙钟”指的是步履维艰的老态,此联虽然写了诗人 的索寞之感,但更多的是显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振奋意味。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 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 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 见君于张君。”须贾曰:“吾马病,车轴折,非大车驷马,吾固不出。”范雎曰:“愿为君借大车驷马 于主人翁。”
……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 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 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 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 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 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 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匿平原君所。
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 黥徒夹而马食之
B.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 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C.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 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D.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 黥徒夹而马食之
2.以下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微行”是指出行之人身份低微,因为没有经济能力乘坐马车或购买马匹,只好徒步行走。
B. “汤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投入沸水中煮死,“汤镬之罪”指应被煮死的滔天大罪。
C. “丘墓”乃坟墓之意,文中“丘墓”指祖宗和亲人埋葬骨骸之地,是祖坟,代指自己的家乡和母国。
D. “顿首” 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同时也是书简表奏用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睢本来是魏国人,因为被须贾诬告,受到魏齐的羞辱迫害。到秦国后隐姓埋名,通过自 己的努力,居然成为秦国的相国。
B. 须贾知道范睢的真实身份后,看到范睢亲自驾车把他载到相国府门口,以为范睢不计前嫌, 没想到范睢在各诸侯使节面前对他极尽羞辱。
C. 须贾虽然在以前误会了范睢,但在秦国见到范睢时还念及故旧之情,以为范睢仍陷困境而 赠送丝袍,范睢因此饶过他一条性命。
D. 范睢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他在须贾面前故意大肆排场,延请使节,就是为了要须贾在天下 人面前尊严丧尽,最后还要追杀魏齐。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
(2)今雎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雎为有外心于齐而恶雎于魏齐,公之罪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