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近些年来,各个地方“送图书下乡”活动数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近些年来,各个地方“送图书下乡”活动数不胜数,但有些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观念意识、设施设备等诸多因素,普遍存在乡村居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的乡村图书馆甚至难以为继,改作他用。   

“送图书下乡”不能“一送了之”,                              

(1)请根据给出的文字,将句子补充完整。(不超过35个字)

(2)对于“送图书下乡”活动,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不少于三点)

 

(1)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阅读,才能让农村的文化建设走上高效优质的轨道。 (2)①选择适合农村需要的、实用性强的图书;②举办季节性读书活动以及知识竞赛;③设立固定场所及管理人员。 【解析】 这是一道根据语境补写语句的题目,第一题注意前面是“不能……”,后面应该提出具体的措施,即“应该……”;第二题重点是建议和做法,可以根据语段中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有的乡村图书馆甚至难以为继,改作他用”提出“提高参与度”和“解决场地”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 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认为整日思考还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从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对行人艰难行走时的细节描写,从侧面展现蜀道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听了诗人的话后,所弹曲调一改前风,使得“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座中泣下谁最多”设问,将诗人与他人对比,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尽显其悲伤凄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呈蒋、薛二友

(宋)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①,一杯山茗当香醪②。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

B. “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C. 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D. 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

2.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描写角度和塑造形象角度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江敩,字叔文,济阳考城人也。敩母,文帝女淮阳公主。幼以戚属召见,孝武谓谢庄曰:“此小儿方当为名器。”少有美誉。桂阳王休范临州,辟迎主薄,不就。尚孝武女临汝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迁安成王抚军记室、秘书丞、中书郎。敩庶祖母王氏老疾,敩视膳尝药,七十余日不解衣。及累居内官,每以侍养陈请,朝廷优其朝直。寻转安成王骠骑从事中郎。顺帝立,随府转司空长史,领临淮太守,将军如故。转太尉从事中郎。齐台建,为吏部郎。太祖即位,敩以祖母久疾连年,台阁之职,永废温清,启乞自解。

    永明初,仍为豫章王太尉谘议,领录事,迁南郡王友,竟陵王司徒司马。敩好文辞,围棋第五品,为朝贵中最。迁侍中,领本州中正。司徒左长史,中正如故。五年,迁五兵尚书。明年,出为辅国将军、东海太守,加秩中二千石,行南徐州事。七年,徒为侍中,寻转都官尚书,领骁骑将军。王晏启世祖曰:“江敩令重登礼阁,兼掌六军,慈渥所覃,实有优忝。但语其事任,殆同闲辈。天旨既欲升其名位,愚谓以侍中领骁骑,望实清显,有殊纳言。”上曰:“敩常启吾,为其鼻中恶。今既以何胤、王莹还门下,故有此回换耳。”

    郁林即位,迁掌吏部。隆昌元年,为侍中,领国子祭酒。郁林废,朝臣皆被召入宫,敩至云龙门,托药醉吐车中而去。明帝即位,改领秘书监,又改领晋安王师。

    建武二年,卒,年四十四。遗令俭约葬,不受赙赠。诏赙钱三万,布百匹。子蒨启遵敩令,让不受。诏曰:“敩贻厥之训,送终以俭,立言归善,益有嘉伤,可从所请。”赠散骑常侍、太常,谥曰敬子。

    (节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B. 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C. 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D. 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时袁粲为尹/见敩叹曰/风流不坠/政在江郎/数与宴赏/留连日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簿,古代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前主簿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 庶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庶”即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

C. “豫章”,古代区划名称,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所写的“豫章故郡”即沿袭此名。

D. “六军”,即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与“此日六军同驻马”中的“六军”一词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敩出身贵族,自幼受人赏识。他的母亲是公主,在小时候被皇帝召见,皇帝对他非常赏识,因此留下了美名。

B. 江敩忠孝两全,侍亲行为至诚。他被皇帝任命为东海太守、吏部主官等职,侍奉庶祖母和祖母,辞官而尽心照顾。

C. 江敩精通文艺,担任军中要职。他喜好文学辞采,精通对弈之术,先后任五兵尚书、领骁骑将军,还掌管过六军。

D. 江敩仕途颇顺,死后仍被赏赐。他除了在安成王、竟陵王等处做官,还在朝廷任职,死后被皇帝赐予钱财和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以戚属召见,孝武谓谢庄曰:“此小儿方当为名器。”

(2)敩贻厥之训,送终以俭,立言归善,益有嘉伤,可从所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郝柏林,何妨吟啸且徐行

清晨,北京中关村。一位两鬓略见斑白的男人,穿褪色蓝的确良,推着自行车,书包斜挎,精神满满地走向计算中心,周身洋溢着“对一天工作即将开始的期待、兴奋和执着”。二十年后,已在硅谷做了多年工程师的符洪,见到来美国研究访问的郝柏林,觉得眼前的导师还和记忆中这幅鲜明的画面里一样年轻——

那时,他是“文革”后中科院首批增选的最年轻学部委员之一,是中国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核心人物,还是国内混沌研究的先驱。他最早在国内提倡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问题。

在学生面前,郝柏林毫不掩饰“一直在从事第一线的具体科学工作”的自豪。投身理论物理一甲子,他亲身实践着“两弹元勋”彭桓武先生“用理论物理的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纵横捭阖,所向披靡”的格言。直到2018年3月7日去世前一天,84岁的他还在与同事发邮件讨论他们合作的著作,去世当天上午还在用笔记本电脑工作。

与郝柏林在中科院共事近30年的刘寄星回忆:20世纪70年代,郝柏林与于渌一起担负了用骨架图计算临界指数的工作,而计算到关键时刻,郝柏林犯病,仍坚持卧床工作。1962年,他在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时,翻译《量子场论方法在统计物理学中的应用》,只吃点面包喝点茶,创造了一昼夜译出一万字的纪录。同一时期,更具传奇色彩的是,他通过了苏联著名物理学家朗道设计的“朗道势垒”,即一门数学和八门物理组成的理论物理“最低标准”考试——要知道他最初留苏时分配到的是矿业经济专业,通过自学他不仅成功转入哈尔科夫大学物理数学系,还在3年内修完了5年本科课程——可惜考最后两门时,朗道突遇车祸丧失智能,未能由他亲手将其名字写入通过者名录,因此郝柏林也从不对外宣称自己是“朗道的学生”。此前28年间通过该考试者仅仅43人,至少有18人后来成为苏联或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更有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来,即使在理论物理受到严重冲击的“文革”时期,他也没有颓废。一方面积极参与完成胰岛素结构分析、天线小型化、地震活动分析等国家任务,“挨整”时则“躲在家里”求解三维伊辛模型,最终求得的一个封闭近似解,被王竹溪先生称为“迄今最好的结果”。

在“五七”干校劳动时,每天傍晚两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他就打开自带的木箱子,在上面写作最早的计算机语言——FORTRAN教科书,该书在“文革”后一版再版。

郝柏林从不以聪明人自居,还一再告诫学生,“我见过的自认为聪明的人没有一个做成了事”。相反,这位“科学战士”把老老实实做学问挂在嘴边,身体力行,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绝。

2007年,郝柏林公开批评某些科学机构领导人“官越大,文章越多”。“要抓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研究生导师没有权力在学生的每篇文章上署名”,“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管理和资助体制必须改变”,“警惕用宽容失败掩饰研究资源的浪费”,“必须撤消一大批管理和评估机构”……

他也因此招来一些人的嫉恨,引来不少匿名攻击。朋友劝他发声正名,他说,“我也许总的声明一次,以后概不理睬,为人做事,自有公论”。令刘寄星敬佩的是,郝柏林经常慷慨激昂地抨击学术官僚的昏言昏举,纯出自公心,从未有“取而代之”之意。

“他根本不像一些人流传的那样‘严肃地板着个黑脸’,对我们这些做学问的小弟弟,他完全没有门户之见,而且很容易接近。”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记得,第一次见面后,郝柏林夫妇去他家,竟送上一捆用过的计算机程序纸,说背面可以做草稿用。

有学生视他为科学界的鲁迅。11年前,他欣然同意在科学网开博客,自言“至少部分减少‘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的状况”;晚年与友人聚会,念及“文革”中含冤早逝的青年物理家孟宪振,以及遇害的熊大缜(清华叶企荪先生之徒),其悲愤往往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 <2018年7月第二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郝柏林院士投身理论物理一甲子,是我国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核心人物,国内混沌研究的先驱。

B. 他读研究生时,创造了一昼夜翻译出一万字的记录;他求解三维伊辛模型的结果,获得了王竹溪先生的称赞。

C. 在苏联留学时,他挑战“朗道势垒”却因朗道的车祸意外没能完成所有考试,留下终生遗憾。

D. 他经常抨击学术官僚的言行,批评某些科学机构的领导人,因此招来一些人的嫉恨,甚至匿名攻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概括了郝柏林院士一生的学习和研究历程,以及对我国理论物理研究的突出贡献。

B. 开头通过对郝柏林学生的回忆画面的描写,既写出了郝柏林先生的精神面貌,也使文章语言更灵动活泼。

C. 文中多处引用他人对郝柏林的评论,饱含了解他的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资料更翔实。

D. 文章以比较平实的叙述为主,而题目和末尾引用的古典诗句,既增强了文采,也使文章显得蕴藉厚重。

3.文章写出了郝柏林院士的哪些品格?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