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来电与应答 大多数电话推销员打了一次电话就放弃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来电与应答

大多数电话推销员打了一次电话就放弃了。做电话民意调查的人和上网流量包销售员也许会再打一轮。但卫星电视公司的德芙拉是个异数。

“您好,凯雷特先生,”我接起电话再次听到她的声音时,有点儿猝不及防,        “您过得怎么样?”我想出答案之前,她继续道,“鉴于您目前的健康状况,您可能不得不待在家里,我想我可以向您介绍我们的‘极限运动’节目包。四个频道,涵盖世界上的各种极限运动,从爱尔兰‘矮人曲棍球世界冠军赛’到澳大利亚吃玻璃比赛,什么都有。”

“你是想找埃特加?”我悄声问。

“是的。”德芙拉说。

“他死了,”我顿了顿,继续压低嗓门说道,“真是个悲剧啊。一个实习医生在手术台上要了他的命。我们正在考虑诉讼。”

“那请问您是哪位?”德芙拉问。

“米歇尔,他弟弟,”我临场发挥,“但我现在不方便讲话,我正在参加葬礼。”

“我对您失去亲人深表遗憾,”德芙拉用颤抖的声息说,“我跟他没能讲上几句话,但他听上去是个很好的人。”

“谢谢,”我继续低语,“我真得挂电话了,轮到我致祷文了。”

“那当然,”德芙拉说,“我之后会再打电话过来。我想给您推荐一个可以抚慰情绪的电视节目包,这个节目包非常适合您。”

1.什么是“外婆战术”?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概括德芙拉的形象特点。

3.文中插入妻子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

4.请探究文章的丰富意蕴。

 

1.为应付电话推销,“我”不忍直接拒绝而以外婆去世作为借口挂断电话的策略。 2.推销执着,不依不饶;性情冷漠,缺少同情。 3.表现妻子对电话推销的厌烦,也表明大多数人对此的态度;以妻子的强硬恶劣与“我”的闪烁其词形成对比,衬托我的善良与优柔;承接上文“我”的第一个托辞,引出下文“我”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经过。 4.对德芙拉这一类推销员片面追求利益缺乏同情心的批判;对“我”多次设法委婉拒绝却一步步被逼得走投无路遭遇的自嘲;引发读者对当今社会经济至上的观念冲击道德伦理这一普遍性问题的反思。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叙述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审题,从题干明确筛选的要求,如本题“什么是‘外婆战术’?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由此可以迅速在文章中定位大体范围是第8、9 两段,如“我虽然也吝啬地保卫自己的时间,但真的无法对电话中的陌生人说不。我可以毫无困难地摆脱上门推销的小贩,或在电话里向我推销的熟人。但是‘电话推销’加‘陌生人’这个诡异组合麻痹了我”“从那时起,我发明出一套‘外婆战术’——我召唤出一个女人,为她安排了好多虚构的葬礼,用来摆脱这些琐碎无聊的来电”,关键词为“保卫自己的时间”“用来摆脱琐碎无聊的来电”,但是需要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可照抄。概括题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有所涉及,难度一般较低,仔细分析文本即可得出答案。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概括德芙拉的形象特点”,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有三大依据:一是人物描写,二是人物相关情节,三是行文中直接概括人物形象的修饰语。可以先找出涉及到“德芙拉” 这一人物的相关段落,然后进行分析与概括。小说情节主要通过“德芙拉”的来电与“我” 的应答展开,文中对“德芙拉”的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以及“我”对她(语气)的揣摩和评价,可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如为了营销,面对“我”的危险境遇和伤情,德芙拉依然“语气平静”地建议约谈时间、“不屈不挠”地争取“我只需要几分钟”,说明她只关心自己推销的内容而不顾客户伤情的进一步加重。综上可以看出德芙拉是一个只顾自己感受和营销、不为客户考虑的人;从“推销执着”“不屈不挠”“性情冷漠”“缺少同情”等方面答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插入妻子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语段作用题,考生可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考生先要到文中找到妻子的这段话,明确这段话的内容,主要是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文中妻子的这段话表达了她对“我”如此应对电话推销员来电的不解,也说明了一般人对待此类来电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妻子的态度与我的态度形成了一个对照;同时,从这里开始,文章的写作思路发生变化,作者开始对这一问题生发议论。语段作用题的难度系数不高,关键在于考生能够准确分析出考点,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点。语段在内容方面的作用较简单,在结构上的作用,除了要考虑一般的作用之外,还要考虑当该语段处在特殊位置(如开头、中间过渡段、结尾等)时的作用。作用题除此之外,还包括“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物象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同学们平时应注意去梳理、总结出相应的知识体系。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和情感意蕴的理解和探究能力,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可从“小说三要素为主题服务”的中心思想出发去探究。从人物要素来看,德芙拉并不在乎客户的遭遇有多么不幸,只是一味推销,反映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社会生活状 况;“我”面对推销员的来电,“我”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刚强恶劣”,而是想尽办法委婉拒 绝,表现了“我”的善解人意、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性美。根据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可看出 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态度。从情节要素来看,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来电”与“应答”展开,讲 述了虽然“我”多次婉拒,但德芙拉依然“不屈不挠”向我推销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当时 的社会现状。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又可以从主题的角度进行拔高、提升。总之,考生需要围 绕人物、情节、社会现状和作者情感态度进行具体分析。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诸如此类的高考小说真题、模拟题还有很多,比如关注当代人生存状态的《不是时候》、提醒读者注重家庭教育的《预演》,等等。同学们在备考时要也要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并对此多进行思考,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无题》)

(4)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不积跬步,_________ 。(荀子《劝学》)

(6)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_________ ,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8)靡不有初,_________ 。(《诗经·大雅·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

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

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注]金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蕙若:蕙草与杜若,皆香草。

1.作者如何以“送”贯串全诗?请简要分析。

2.请概述诗歌颈联表达的丰富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亡妻冯孺人行述

朱彝尊

孺人姓冯氏,讳福贞,字海媛,世居嘉兴练浦之阳。考讳镇鼎,归安县儒学教谕。教谕君为学官,弟子有名,交渐广,徙碧漪坊,去先太傅文恪公第近止百步。教谕君年过四十无子,生孺人,特珍爱之。五龄,延塾师陈翁,授《毛诗》《孝经》。有费姥者,往来教谕君家。见孺人聪慧,为先妣唐孺人述之,唐孺人属姥为妁。是夕,教谕君梦文恪公衣衮造其门,遂以孺人许彝尊为配。寒家自文恪公以宰辅归里,墓田外无半亩之产。至本生考安度先生,家计愈窘,岁饥,恒乏食,行媒既通,力不能纳币。彝尊年十七,为赘婿于冯氏之宅。遭乱,两家各去其居,安度先生播迁塘桥之北。

彝尊既昏,孺人赞予往侍养。教谕君以田二十亩持券付孺人,孺人语予曰:“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辞不受,挈其女至塘桥,鬻所有金条脱,治饔膳。隘不能容,遂赁梅里道南茅 亭之居,迎先生至里。

予年二十,即以诗古文辞见知于江左之耆儒遗老。时四方知名士往来于禾者,辄造梅里,孺人治酒肴必丰,虽夜分区画立办。宾客过者,谈宴极欢,或淹留旬日方去。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客至,复质,如是以为常。岁癸卯,予客永嘉。其冬,安度先生病革,家无斗储,孺人邀予姊妹同视汤药。予归未旬日,而安度先生弃世。孺人哀毁,治丧事靡不中礼。

既而予游大同,转客太原,入于京师,复留济南。孺人力持门户,延经师于家诲昆田,必具酒肉,操作愈勤。夜率二女治机绞不辍,坐昆田于纺车之旁,执卷于灯背,令就火光课昼所读书,必成诵乃已。凡昆田交游至,或有燕朋杂于坐,孺人必严诫勿与交。

 孺人归予将五十年,盖终身忧患,未尝一日自安。平居慈爱,虽渔娃灶妾,食必推与之。以是孺人之殁,闻者无不叹息。呜呼!悲夫!谨摭其遗行,以告立言之君子。

(节选自《曝书亭集》)

[注]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聘礼。条脱:古代臂饰。禾:嘉禾,嘉兴的古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梦文恪公衣衮其门               造:拜访

B. 孺人予往侍养                 赞:称赞

C. 治丧事靡不                中:符合

D. 令就火光昼所读书               课:学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寒家自文恪公宰辅归里      而广良家子从军击胡

B. 江左耆儒遗老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C. 延经师家诲昆田            冰,水为之而寒

D. 谨摭遗行                无忘乃父之志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割父之田以奉翁,非力养矣。

(2)花钿无多,尽付质库,昼夜纺绩以赎。

4.文章第三至五段,记述了冯孺人哪些方面的“遗行”?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欣闻贤伉俪喜得千金,明珠入掌,特此拜贺。

B. 今日迁居,承蒙各位拨冗光临,蓬荜生辉。

C.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醍醐灌顶啊。

D. 阁下住址,我已惠存,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查看答案

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

A.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

C. 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