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 A.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

A.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

C. 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把握古代文化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这就要求考生把握传统节日所处的季节,该节日的习俗,然后再做出选择。A项,“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选自《端午日》,从“艾符”“蒲酒”也能看出是端午的习俗,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都是端午节的习俗。B项,“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选自苏轼的《浣溪沙•端午》,其中“缠彩线‘也是端午的民间习俗。C项,“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黄菊”“茱萸”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王维描写重阳节的诗句中“遍插茱萸少一人”流传千古,因此本句描写的是重阳节。D项,“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选自《竞渡歌》,其中“鼓声劈浪”描写的是赛龙舟的情景,这句也是写端午节的习俗。故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期,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频繁,主要成因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弱冷空气配合造成的。

B. 动画片《小猪佩奇》已在全球180个地区播放,仅去年一年就创造了12亿美元的零售额。这样的数据,让不少业内人士着实震惊。

C. 这次环保督查“回头看”,是为了有效纠正处分执行得是否到位的问题,真正发挥处分应有的警示、惩戒作用。

D. 拍照5分钟,修图2小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修图群体,引发了人们的从众心理,通过修图来展现更美好的自己,获得人际互动的快乐。

 

查看答案

下列语段衔接最合适的一组是(   )

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形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                                      ,那却是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

①支着巍峨的两三丈高一排白石圆柱

②玻璃窗也是绿的,嵌一道窄红的边框

③屋子四周绕着宽绰的走廊

④地面铺着红砖

⑤窗上安着雕花铁栅栏,喷上鸡油黄的漆

A. ②③④⑤①

B. ②⑤③④①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④①②⑤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俞先生的看家本事,还是     根底。他的文言文      ,对唐诗宋词有        的领悟能力。他的字和旧诗都是一流的,同龄人中间,达到同等高度的人并不多。

A. 家学    鬼斧神工    独到    B. 旧学    鬼斧神工    独特

C. 家学    炉火纯青    独特    D. 旧学    炉火纯青    独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作文。

楚国有一个猎户,一天上山打猎回来,发现自己的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来,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人丢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这件事传到了鲁国,孔子说:“如果去掉一个‘楚’字,成为‘人丢了,人捡’,就更有意义了。”后来,老子也知道了这件事,他说:“如果再去掉一个‘人’字,成为‘丢了,捡了’,其意义就更大了。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文成下列小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①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戏剧当然要铺陈剧情、塑造人物,而非单纯展示技巧,就像说话是为了传情达意,而非卖弄词汇和辞藻。但争论总有原因,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

②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如果说写意性是京剧的创作思维,那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正如李泽厚所说,中国戏曲“实际上并不以文学内容而是以艺术形式取胜,也就是说以美取胜”。

③“技”的确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然而我们单独欣赏一段技艺表演时的审美心理,还是和欣赏戏中之“技”有很大区别的,换句话说,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事实上,程式从来不是无源之水,即使是像“云手”这种在今天看来只有美观意义而无具体含义的纯形式,也同样经历了从模仿现实到抽象化、符号化,由再现到表现、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何况是那些还能清晰看出意义所指的程式呢。无数有关故事和人物的内容、想象、观念积淀在形武中,赋予其写意性与象征性,这就是程式的“意味”。如果在运用程式的时候,舍弃了对“意味”的体察而只追求外在形式美,那就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卖艺了。“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④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所有“梅派”传人都演《宇宙锋》《太真外传》《霸王别姬》,但有几人能像杨荣环、言慧珠那样将无奈表现得如此深沉,将情到浓时的欢悦、置生死于度外的从容表现得如此可信?这些第一代流派传人在继承流派艺术特色和技术技巧的同时,非常自觉地沿袭了前人的本体性思维和开创性思维,并结合自身条件,以新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流派表演艺术,是“高水平传承”的典范,更是“移步而不换形”的典范。

⑤当前,新的历史语境为传统艺术带来新的生存压力与动力,或许也将推动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有关传统艺术精神的自省。演人物、讲故事、展示美,是京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所应履行的基本职能,更是京剧的初心。重拾初心,才有来来。

(选自2017年9月《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谈谈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言之“技”的理解。

3.作者认为京剧艺术怎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