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品评书法的一项是
A.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B.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C.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D.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跟屈原对话的渔父是一个能够与世推移的隐士,他唱的《沧浪歌》集中体现了他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
B.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忍受的痛苦, 又说明自己若以刑余之身去“推贤进士”,只能自取其辱。
C. 《逍遥游》中庄子运用想象和夸张,借助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个御风而行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D. 《滕王阁序》中王勃登高望远,驰目四方,思接万里,从宴游唱和的欢娱引出人世的艰难,抒写了怀才不遇却奋发向上的襟怀。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A. 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⑧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B. 月亮变化无常,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C. 旧记载有细长如指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D. 蛇的报复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比如,一个人要为他不识趣的打扰付出昂贵的代价,以余生的残疾补偿它受到破坏的几秒钟。
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①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②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
③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 ④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
A.黯然 欣然 奋然 居然 B.黯然 奋然 欣然 居然
C.茫然 欣然 奋然 居然 D.茫然 奋然 欣然 居然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媲美(pì) 日薄西山(bó) 债券(juàn) 矫揉造作(jiǎo)
B. 整饬(chì) 面面相觑(qù) 脖颈(gěng) 游目骋怀(chěng)
C. 攒射(cuán) 独辟蹊径(qī) 摩挲(suō) 引吭高歌(háng)
D. 疱疹(bào) 莞尔而笑(wǎn) 镌刻(juān) 博闻强识(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