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3岁的重庆妹儿聂凤,在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任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3岁的重庆妹儿聂凤,在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任教,还在自己老师何先泽的工作室剪发。经她手剪出的发型,不仅好看,而且妆容、造型都符合人的性格,能展现人的个性。在刻苦训练的6年时间里,每年休假时间不超过10天,每天进行2000米的跑步训练,剪掉了3000多个头模,花了100多万!2015年她在巴西举行的技能界“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上,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一举夺得美发行业冠军,实现中国美发行业零的突破。凭借这个成绩,她不仅享受到了和奥运会冠军同等的待遇,还破格成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聂凤说,目前她正在准备到澳大利亚留学半年,到北岸职业技术学院跟全世界最牛的发型师多娜学习。未来,她打算回到重庆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让美容美发行业更加规范健康,让匠人的手艺更加有价值。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体鲜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虽为“毫末”技艺,却能“顶上”功夫 在大众看来,理发是一种谋生手段,理发师能够让顾客满意、舒服,心理上有认同感,就能获得好的口碑。但是能达到妆容与造型符合人的性格,展现人的个性,则是非一般理发师所能成就的。但是聂风做到了,而且凭此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出战世界技能大赛,并夺得世界级美发行业冠军并因此享受到了和奥运会冠军同等的待遇,还破格成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古人云: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是谋生小计,聂风却把它做成了事业,达到了超群绝伦的境界,自古及今,无出其右者。她把一件“毫末”技艺,做成了“顶上”功夫。 理发也能做到副教授!听起来让人大跌眼镜,但是回顾聂风的付出与汗水,体察聂风的理想与境界,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之力,亦非一蹴而就之举。冰心之言“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成了聂风成功最好的注脚。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也许,聂风有异于常人的禀赋,但我们更应注意到,她苦练6年时间里,每年休假时间不超过10天,每天进行2000米的跑步训练,剪掉了3000多个头模,花了100多万!这种毅力,这种坚持,亦非常人所能企及。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任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中国商飞首席钳工胡双钱靠着一双粗糙的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成就了“金属雕花”特技;高凤林耐着焊件几百摄氏度的高温,苦练“十分钟不眨眼”,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心脏”;钳工顾秋亮仅凭眼睛和手,能把载人深潜器身上密封面的装配精度,控制在“2丝”以内……太多了,他们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做着微末的工作,却都达到了“顶上”的境界,他们都是靠着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磨砺,成为了匠人中的佼佼者! 反观营营众生,常立志者多,立长志者少;立大志的多,能坚持者少。多少普通人,羡慕他人的成功,却不愿意像别人那样付出。他们视毫末之技如粪土,一心向往做大事;非但小事没做好,大事又做不来;抛实而务虚,好大而喜功。整天做着白日梦,而不能扎扎实实立足当下,确实可悲可叹。 平凡者众,从事毫末技艺者多,但我们不应因了事业的平凡,而甘于做平庸的工匠,只满足于衣食温饱,而不思进取、精益求精。三百六十行,为什么那个“状元”不是“我”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作文的构思立意,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解读材料构思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这则材料讲述23岁重庆女孩在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任教,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可是就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孩却又着不凡的成就,经她手剪出的发型,不仅好看,而且妆容、造型都符合人的性格,能展现人的个性。且其2015年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代表参加在巴西举行的技能界“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一举夺得美发行业冠军,实现中国美发行业零的突破。凭借这个成绩,她不仅享受到了和奥运会冠军同等的待遇,还破格成为副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什么原因让聂凤具有如此高的剪发技能,获得如此的呢?原来聂凤的成功背后,有其对美发的热爱专注,更有其精益求精的技术追求及美发创新的工匠精神追求。在她刻苦训练的6年时间里,每年休假时间不超过10天,每天进行2000米的跑步训练,剪掉了3000多个头模。在美发界拥有如此高成就的聂凤说自己准备到到澳大利亚留学半年,到北岸职业技术学院跟全世界最牛的发型师多娜学习!未来她打算回到重庆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让美容美发行业更加规范健康,让匠人的手艺更加有价值。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可以写任何成就,都离开汗水的浇灌;可以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可以写平凡与伟大;还可以从工匠精神的角度立意,写写精益求精、刻苦、专注、坚持、热爱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面是某县“图书馆还书流程图”。请用一段文字表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日前惠顾你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接受聘请。我是烟台大学新闻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务必尽快与我洽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华社圣彼得堡6月19日电(记者韦骅、岳东兴、白旭)

1:3,一个冰冷的比分刻在了圣彼得堡体育场的大屏幕上,此时的埃及队已经处在了出局的边缘。在不远处彼得大帝铜像的注视下,黯然离开的萨拉赫是如此的落寞。当俄罗斯队在疯狂庆祝时,他离去的背影是如此独孤。

埃及队在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几乎所有埃及球迷都指望萨拉赫可以神兵天降,因为在他们看来,萨拉赫不仅仅是率领球队打入世界杯的国家英雄,更是除梅西、C罗之外世界足坛第三极般的存在。

在比赛当天的圣彼得堡,大部分埃及球迷都身着萨拉赫的10号球衣。在赛前热身时,每当镜头给向萨拉赫,(     )他知道,他那未伤愈的肩膀,不仅承担着率领埃及出线的重担,更肩负着整个埃及国家的希望。

可现实往往并不总是如梦想般那么美好,0:1、0:2、0:3,俄罗斯队逐渐撕碎了埃及人的憧憬。当埃及队陷入绝境时,可能依然有不少球迷希望萨拉赫可以     ,就像几天前C罗完成“帽子戏法”那样    。但或许是久疏战阵,或许是肩伤隐隐作痛,除了那粒点球,萨拉赫的表现     。没有了

    的速度,失去了辗转腾挪的脚步,这一晚,萨拉赫迷失在了圣彼得堡寒冷的雨夜中。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埃及队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埃及所有球迷没有谁不指望萨拉赫神兵天降。

B. 在埃及队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几乎所有埃及球迷都指望萨拉赫可以神兵天降。

C. 埃及队在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所有埃及球迷几乎都指望萨拉赫可以神兵天降。

D. 埃及队在首轮0:1负于乌拉圭之后,埃及所有球迷没有谁不指望萨拉赫神兵天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雷鸣般的掌声就会从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中爆发出来,而萨拉赫也以鼓掌的方式予以回应。

B. 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萨拉赫也以鼓掌的方式予以回应。

C. 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都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回应他们的也是萨拉赫的鼓掌。

D. 雷鸣般的掌声就会从现场数万名埃及球迷中爆发出来,而回应他们的也是萨拉赫的鼓掌。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挺身而出            力挽狂澜    乏善可陈            风驰电掣

B. 自告奋勇            力挽狂澜    乏善可陈            追风逐电

C. 挺身而出            挥洒自如    乏善足陈            风驰电掣

D. 自告奋勇            挥洒自如    乏善足陈            追风逐电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不吸取经验教训终会让人痛惜,同时也写出了作此文的目的。

(3)屈原在《离骚》中讽刺楚王糊涂,指斥群小嫉妒自己,铺陈自己对美的追求,最后表明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唐书·马周传》记,唐人马周未发迹之前,客居新丰,遭店主人冷遇。

1.以下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是“夜雨”,而全诗无雨字,以雨打芭蕉叙出气候,雨点清晰而杂乱,与旅人的情绪自然和谐地共鸣起来,创造了无限凄凉的环境。

B. 此曲采用了侧面描写、叠词、用典等手法,尤其是叠字的运用,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C. 秋雨之夜,作者窗前下棋,看着连绵不断的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点点秋雨唤起了作者无法断绝的缕缕愁苦,从而深化了曲子的意境。

D. “落灯花,棋未收。”与宋代诗人赵师秀《约客》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意相同,都表达出了诗人的孤苦之情。

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