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许多人将这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许多人将这句话奉为经典,他们以此来砥砺自己,奋力前行。这句话来自墨子《修身》篇的古文,慢慢地成为许多人微信、微博、QQ的个性签名。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体会?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初心是前进的信念,是人生道路的指明灯。 ——题记 习总书记曾经说过:“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如果当代大学生忘了初心,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目标,何谈希望?何谈力量?将初心付诸于行动,国家才能振兴,才能兴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主席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但如今呢?各大高校普遍的现象是逃课上网打游戏,上课玩手机,平常不学习,考试搞突击。中考时的拼搏,高考时的奋斗,仿佛已经泯灭在历史的痕迹中,在普遍的大一大二中间,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整日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的学生大有人在。只有转变这一风气,改变这一现象,使大学生有理想,有信念,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有希望。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都有过在某一时刻心头一热的冲动,但是,但在这花花世界中,有的人对于自己的理想矢志不移,无论前方是荆棘坎坷,还是艰难险阻,他都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坚持,为了实现自己的初心,始终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着。 我们每一个人的初心大都不一样。有的人的初心,很容易实现。虽然比较容易实现,但是也有着自己的灿烂;有的人的初心理想,则是需要披荆斩棘,需要经历种种的磨难,需要度过层层坎坷,才会绽放,然而一旦绽放,就会光芒万丈。所以,我们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初心决定的。我们未来是想过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还是想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那就要看你是否能守住初心,然后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初心;但是有的初心,看上去就像是奢望,好像并不是现实,只是理想的期冀,每当我们在这条路上前行的时候,总是不断地留下了忧愁,不断的执着,不断失落,却又不断走着,努力向前走着。即使最终实现不了初心,但是自己努力过,拼搏过,那曾经的汗水即使浇灌不出参天大树,也会收获一棵挺拔的白杨。要树立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初心,不断在大学的海洋里深造,在图书馆的宝库里汲取养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坚定初心以后,我们在实现初心的道路上有荆棘,有诱惑,有陷阱,所以我们需要指明灯般的初心为我们指明方向,不断前行。有时我们很羡慕那些实现了自己初心理想的人,我们之所以产生这些羡慕嫉妒恨,是因为我们还在这条道路上经历着坎坷与磨难,经历着许许多多的艰辛与挫折。而那些实现了理想的人,他们坐在巨人肩上的遮阳伞下,品味着属于他们的胜利果实,这让我们羡慕,让我们模糊,让我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疲惫,也让我们会流下羡慕的眼泪。我们此时需要的就是坚持,坚定,咬牙前行。因为我们知道那些是别人的成功,别人的风景,我们人生的旅行还在继续,还在前行。初心此时可能激荡,可能动摇,但是我们如果能够保持着清醒,脚踏实地,砥砺前行,那就离初心的实现又进了一步。 每一个人的初心,都必须自己在人生的海洋里搏流击浪,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实现自己的初心,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初心,坚持不懈的走着自己的征途,一步一个脚印,那么初心的实现也就不远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敏于求知,方能练就过硬本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方能谱写人生篇章。我们不仅要努力学好文化理论知识,更要将文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为社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南京的一所大学的学生曾经说过:“我们青年学子只要坚定自己的初心,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说墨子《修身》篇中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经典,人们以此来砥砺自己,奋力前行。这句话慢慢地成为许多人微信、微博、QQ的个性签名。其实墨子在《修身》篇中所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大智慧者,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前者的意思是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一定不高,是对立志,树立世界观、人生观的要求。凡是能成就大事者一定有坚强的意志来作为其精神支柱。后者的意思是言语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结果,是对道德修养的要求。坚强的意志是我们成就一番事业的核心力量。诚信是一个人品质中的要素,是德的主要组成部分,“德才兼顾,以德为先”就是要把德的因素放在首位。言而有信,做诚信的人,以诚信来修身,以诚信对待同志,以诚信对待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做一个有责任感、对历史负责的人,这就是大智慧者。也可以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谈。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参考立意:自强、自尊、自信;志强诚信行天下;文以载道,一脉相承的经典文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八佾舞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而慎率民则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

(《荀子·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1.请从文段二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2.阅读这两段文字,分别说说荀子和孔子对“正名”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池上楼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①徇(xún)禄:追求俸禄,指做官。②楚吟:《楚辞》中《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③无闷:语出《周易》“遁世无闷”。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写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气。

2.诗中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概括三种主要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封员外郎蔡公墓志铭

[宋]曾巩

公讳充,字公度,天圣二年进士及第,为邵武军之邵武尉。丁母忧,服除,为越州司理参军,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又为提点荆湖北路刑狱公事。至和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以疾卒于澧州官舍,享年七十有一。

公为人好自洁清,平居衣冠容貌肃然,及其临事,以沉默慎静为主。故历内外官,无纤介之失。其与人游,始若淡然,无足动其意者。及其久,人人皆退自喜,谓公真长者也。其为尉、参军、掌书记,人始以廉节知公。至其在群牧、荆湖,数更置诸事,人皆服其能。其于越州,属将佐交恶,府中多向背,公独挺立无所与。后将又以贪法,官属多不能自全,事亦卒无污公者。于戎州,属泸州叛蛮攻淯井监,转运使用公调兵食御之,兵遂以济。于绛州,州岁市羊数万供京师,公奏减之,至今赖法。于荆湖,既知官属善恶,善人多荐籍成就之,而于恶人无所其法。公既能自彰显其材故荐公者尤多盖王沂公曾与今富丞相弼之居郓也皆荐之而邓公之为枢密使兼群牧制置使也又奏公为其判官其为当世之大臣所知如此。

初,公年十三丧父,家贫,尤自克苦,养其母。及仕,未尝广田宅。丧归,借屋居。曾祖讳恭。祖讳道隆。父讳旦,以公恩赠尚书屯田员外郎。世家南城,故为南城人。娶郑氏,累封宋城县君。子八人:曰冠卿,秘书省著作佐郎;曰端卿,郑州原武尉;曰文卿,曰徽卿,曰宋卿,曰秀卿,曰子卿,曰孺卿。公殁,诏官其一子。盖公不独能以其有施于身,又能力以其余教于家,其子冠卿、端卿皆谨严能世其家者也。女二人,嫁邵武尉陈涉、进士陈之邵。冠卿等将葬公,以铭公故人子曾巩。(选自《曾巩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将又以贪坐法          坐:因为

B. 既周知官属善恶          周:详细地

C. 而于恶人无所贷其法      贷:宽恕

D. 以铭属公故人子曾巩      属:委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充品行高洁,外表严肃庄重,临事镇静自若,历任京城内外多种官职,宦海沉浮,但始终心态淡然。

B. 蔡充治理地方,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如在戎州时,蔡公担任转运使,调集军队粮食,士兵依赖他渡过难关。

C. 蔡充与人交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等到交往时间长了,人人回去都很欢喜,认为蔡公是真正的德行高尚的人。

D. 蔡公孝顺自律,十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庭贫苦,他自己供养母亲,等到做了官,从未扩大自己的田地宅院。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 既 能 自 彰 显 其 材 故 荐 公 者 尤 多 盖 王 沂 公 曾 与 今 富 丞 相 弼 之 居 郓 也 皆 荐 之 而 邓 公 之 为 枢 密 使 兼 群 牧 制 置 使 也 又 奏 公 为 其 判 官 其 为 当 世 之 大 臣 所 知 如 此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于越州,属将佐交恶,府中多向背,公独挺立无所与。

(2)盖公不独能以其有施于身,又能力以其余教于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洋娃娃的房子

[英]曼斯菲尔德

伯纳尔家的孩子从未看见过这样完美的洋娃娃的房子哩。房间都是用纸裱糊好的。除了厨房,地板上全部铺着红地毯。客厅里摆着红色的长毛绒椅子,饭厅里的椅子是绿色的……凯西娅最喜欢的却是那盏灯。一只配着白灯罩的油灯,像是灌满了油,一点就会亮一般。就这房子来说,洋娃娃显得大了一点,然而那盏灯却是十全十美的。它像在朝凯西娅微笑:“我是生在这儿的。”

次日早晨,伯纳尔家的孩子跑向学校,她们要向每一个人夸耀一番她们的洋娃娃的房子。“我先讲,”伊莎贝尔说,“我是老大。得由我决定让谁先来看。”洛蒂和凯西娅知道老大的权力,她们一声不吭,擦着路边的金凤花走过去。

伊莎贝尔被团团围了起来。只有莉尔姐妹俩站在圈子外边。

如果可能,伯纳尔家是不会让孩子上这学校的,但是方圆几公里以内只有这一所学校。结果呢,法官的女孩,医生的女儿,老板的孩子,送牛奶人的子女全都混在一起了。总得划条界线吧。于是,界线就划在莉尔姐妹俩这里。许多小孩,包括伯纳尔家的,都不准和她们说话。连教师和她们说话的声调也迥然不同。

她俩是囚犯和洗衣妇的女儿。她们的衣服全是母亲用帮工的人家赏赐的“破烂儿”拼凑起来的。拿莉尔来说吧,她的衣服是用伯纳尔家绿色的假哗叽台布改制的,两只红色的长毛绒袖子是劳根家的窗帘。一顶成年女人的帽子顶在额头上,它曾是邮政局长兰基小姐的财产。帽子后沿向上翻卷着,还插着一根鲜红的大羽毛。妹妹埃尔斯,穿着一件睡衣似的白长袍和一双男孩的长筒靴子。埃尔斯瘦骨嶙峋,一双呆板的大眼睛。她难得开口,从来没有人看见她笑过。

现在,她们就在圈子外面徘徊,总不能不让她们听吧。当有的女孩回头对她们冷笑时,莉尔和平时一样,害羞地傻笑一下,埃尔斯则眼睁睁地瞅着大家。

伊莎贝尔骄傲地讲着。地毯、床和有一扇小炉门的火炉,这些都引起了轰动。她刚讲完,凯西娅就插了进来。“你忘记那盏灯了,伊莎贝尔。”

“哦,对,”伊莎贝尔说,“饭厅的桌子上还有一盏小油灯。”

“油灯是所有东西里最最好的。”凯西娅叫了起来。她认为伊莎贝尔根本没把灯的优点说清楚。

好多天过去了,看过洋娃娃房子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见面就问:“看过伯纳尔家洋娃娃的房子吗?喔,真可爱!”

“妈妈,”凯西娅说,“我不能邀请莉尔姐妹只来一次吗?”

“当然不能,凯西娅。”

“为什么呢?”

“去玩吧,凯西娅,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不行。”

最后,除了她俩以外,每个人都看见过洋娃娃的房子了。

一天下午,趁姐姐们陪伴客人,凯西娅溜了出去。她爬到院子里的大白门上荡来荡去。她朝路上望去,看见有两个小黑点在朝她走来。是莉尔姐妹。凯西娅从门上滑下来,像是要跑开。她犹豫了一下,又爬上了门。

“喂!”她朝莉尔叫了一声。

两姐妹大吃一惊,停了下来。莉尔又傻笑了一下。埃尔斯眼睁睁地瞅着。

“你们想看看洋娃娃的房子吗?”听了这话,莉尔的脸马上红了起来,随即摇了摇头。

“为什么?”凯西娅说。莉尔喘了口气说:“你妈对我妈说的,我不可以和你们说话的。”“没关系,”凯西娅说,“来吧,没人看见。”

莉尔的头摇得更厉害了。

突然,莉尔的裙子被用力扯了一下。她回过头去,埃尔斯恳求似地看着她。莉尔疑虑重重地盯着埃尔斯。埃尔斯又拉了拉她的裙子……

“你怎么敢叫她俩到院子里来?”凯西娅的母亲高声嚷道。

莉尔羞愧得缩成一团,像她母亲一样,埃尔斯则惘然若失。她们一口气跑到了看不见伯纳尔家的地方后,坐在一根排水管道上休息。莉尔脱下插着大羽毛的帽子,她们的眼光梦幻似地越过草料场,望着小溪,投向那围着篱笆的地方,那里,劳根家的母牛正在那儿等着挤奶呢。她们在想些什么呢?

一会儿,埃尔斯挨到她姐姐的身边。她已经忘记了那个粗暴的太太。她伸出一个手指,碰碰姐姐的大羽毛,难得地笑了一笑。

“我看见那盏灯了。”她轻轻地说。

然后两个人又一次沉默了。(有删改)

1.赏析第五段画线的句子。

2.莉尔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请分析文章中那盏“灯”的多重意蕴。

4.“然后两个人又一次沉默了。”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