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日益强大的国 防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俊德病逝于2012年5月31日,逝前5小时,仍于重症监护室带着呼吸机工作;当医护人员和妻子劝他躺下来休息时,他说:“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同年他被评 为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二:美国商务部于2018年4月16日宣布,将对中国著名企业中兴通讯实行制我,时长7年。一时间企业如你大敌,領导层恐慌,员工人人自危,因为中兴通讯在处理器、FPGY等核心技术上离不开美国公司。4月17日.中兴通讯A股及H股双双停牌。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颁授我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下图为“友谊勋章”的章体,请说明“友谊勋章”的构图要素和设计意蕴。要求语言简明,逻辑性强。(不超过100字)。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家长和学生多次反映,我校食堂一楼空间小了。后勤处经过反复掂量,打算将食堂向西扩一下。该项工程将于5月11日至6月22日施工。施工期间,为安全起见,请师生前往食堂二楼吃饭。感谢大家配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应约而至,__________。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__________;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__________,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__________,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6.12,有改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B.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C.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D.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2.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B. 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C. 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
D. 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风云变幻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赏心悦目
B. 风云变幻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叹为观止
C. 风云际会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赏心悦目
D. 风云际会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到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地会联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了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②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南楼赏月。杜甫诗云:“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楼。”③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榖(gǔ) 。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 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与凄凉。
C. 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榖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唱和。
D. 下片后三句,词人戏谑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