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 ——高士文化与高士图 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

——高士文化与高士图

王亚军

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的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

高士文化,是中国士文化的重要标志,亦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至高境界。早在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主张“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道家以“无为”为宗旨,尊重生命,崇尚自然,主张高度自由、自主的精神状态,追求“达生无累”的生命境界。这两种隐逸观,对传统文人在人格构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

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兴起,或为政治权贵,或为经济大族,或为文化大族,所谓的“魏晋风度”“高士文化”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面对社会动乱,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企求解脱人生苦难,寻求逍遥境界。于是玄学盛行,学派众多。魏晋形成的人生观,虽然角度各异,但皆“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高士文化的逐渐成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概而言之,宋之前遵循儒家“教化天下”的思想理念,追求修身,这种情怀在五代卫贤的《高士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卫贤把梁鸿夫妇的居所布于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之中,以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志趣。这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使高士完美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是儒家“君子比德”说的典型代表。

宋以后,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艺术家更加重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与人文思想的表达,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文人画大发展。这时的高士图,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故文人画家常借助于诗、画,或表现自然情趣,或隐喻世情冷暖,以反映社会现实。这从宋代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中可窥一斑——一位高士悠然坐卧于虬龙般屈曲蜿蜒的古松之下,听风冥想。

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如南宋李唐的《采薇图》,为传达出殷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天子之饭的骨气,刻意将二者刻画得面容清癯、身体瘦弱,但行为举止传达出他们不屈的精神。强调意境营造,亦是高士图的特征。再看《采薇图》,画家近景画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正是以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对应两位高士坚定不屈的高贵品格。李唐意在通过描绘这个历史故事“借古讽今”,即褒奖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的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体现出画家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士绘画所以绵延不衰,在于其饱含的高士精神。高士精神之于各时代的文人画家而言,不再是简单的寻古趣、拟古意,而是寄托情怀、批判社会的重要途径。今天,传统高士图的意义在于,鼓励艺术家始终保持高品格的追求,不为名利所囿,不忘绘画对于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与表达。

(选自2017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士”是博学多才、志趣高雅、品行高尚的隐士,他们开拓了山林文化、田园文化,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B. 高士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发展成熟于魏晋时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C. 宋之后的“高士图”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更注重表现心灵自由和人文思想,使文人画得以大发展。

D. 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是强调神似,注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其次是强调意境的营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高士写起,引出高士文化,进而说明高士文化对高士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B. 文章以宋朝为界限,论述了高士绘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点。

C. 文章以《静听松风图》和《采薇图》为例,来证明高士图与一般绘画不同的艺术追求。

D. 文章对高士图进行历史审视,指出当代艺术家应对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时期,儒家的隐逸观具有积极入世的色彩,而道家倡导自由、无为,追求生命通达、不为世事所累的生命境界。

B. 魏晋时期的社会名士多出自世家大族,魏晋风度虽是名士贵族所追求的精神风范,但其形成却跟经济与文化地位不无关系。

C. 五代卫贤的《高士图》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颂扬了“相敬如宾”的爱情主题,体现了儒家“君子比德”的思想。

D. 《采薇图》取材于历史故事,作者巧用衬托手法表现两位高士的品格,并借古讽今,褒奖南宋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

 

1. D 2. C 3. C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对应的原文“多指隐居山野田园的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选项“在读书求仕的时代”。B项,“高士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文中没有依据。C项,原文“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选项“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曲解文意。 2.试题分析: 目的是阐明高士图的特征是“艺术家更加重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与人文思想的表达”“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不是比较。 3.试题分析:“颂扬了‘相敬如宾’的爱情主题”错误,目的是“以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志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交警大队民警在人民西路路口执勤时,发现一汽车驾驶人涉嫌酒驾,当民警进行酒精测试时,该驾驶人的母亲跪在道路中间为儿子求情,要求民警对其儿子免于处罚。当时正值上班高峰,路上来往车辆较多,车速较快,为保障该车驾驶人及其母的安全,尽量避免围观群众产生误解,民警也跪下来向其母耐心解释酒驾行为对驾驶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危害。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奎宁酸、柠檬酸、苹果酸、橙皮苷、柚皮苷、香豆精、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________。维生素C能维持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间质的生成,并保持它们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内的母质、粘合和成胶质等,________。当维生素C缺少了,细胞之间的间质一一胶状物也就跟着变少。这样,细胞组织就会变脆,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人体就容易出现坏血症;___________,如预防感冒刺激造血和抗癌等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谈到文学作品影视化时,周大新表示,作家把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应该持支持的态度,但是绝不能为改编而写作,更不能只是粗制滥造一些大家看完就忘记了的作品。

B. 受台风海马影响,粤、闽、赣3省部分地区受灾。据统计,广东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近18万公顷,大约有170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56间,直接经济损失3511亿元。

C. 1023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十送红军》等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

D. 主办方表示,本届冬博会将免费开放,观众只要在网上注册就可以免费进入,体验式的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从而提升冰雪项目的普及,助力北京冬奥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史事实已经证明,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实属不刊之论,难道你就不能从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

②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确属真正的文艺范儿,不仅才情过人,而且成就显著。这两个文艺范儿当皇帝没出息,实在是因为历  史造化弄人的安排。

③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重登奥运之巅,再现努力拼搏、绝不言弃的女排精神,令国人激情澎湃,大跌眼镜

④他且以为这是在天下后世的面前,表现他自己一条最好的捷径,又何敢巧立名目迷误来学呢。

⑤美韩双方最终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举动无疑是以邻为壑,为东北亚安全投下深重的阴云。

⑥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中国国家林业局回应称,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为时过早,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题文)补写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何以行之哉?”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