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交警大队民警在人民西路路口执勤时,发现一汽车驾驶人涉嫌酒驾,当民警进行酒精测试时,该驾驶人的母亲跪在道路中间为儿子求情,要求民警对其儿子免于处罚。当时正值上班高峰,路上来往车辆较多,车速较快,为保障该车驾驶人及其母的安全,尽量避免围观群众产生误解,民警也跪下来向其母耐心解释酒驾行为对驾驶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危害。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它富含维生素C、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奎宁酸、柠檬酸、苹果酸、橙皮苷、柚皮苷、香豆精、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①________。维生素C能维持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间质的生成,并保持它们正常的生理机能。人体内的母质、粘合和成胶质等,②________。当维生素C缺少了,细胞之间的间质一一胶状物也就跟着变少。这样,细胞组织就会变脆,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人体就容易出现坏血症;③___________,如预防感冒刺激造血和抗癌等作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谈到文学作品影视化时,周大新表示,作家把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应该持支持的态度,但是绝不能为改编而写作,更不能只是粗制滥造一些大家看完就忘记了的作品。
B. 受台风“海马”影响,粤、闽、赣3省部分地区受灾。据统计,广东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近18万公顷,大约有170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56间,直接经济损失35.11亿元。
C. 10月23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十送红军》等由中央美院等单位最新创作的12幅宏幅巨制及部分写生稿。
D. 主办方表示,本届冬博会将免费开放,观众只要在网上注册就可以免费进入,体验式的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从而提升冰雪项目的普及,助力北京冬奥会。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史事实已经证明,欧阳修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实属不刊之论,难道你就不能从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
②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确属真正的文艺范儿,不仅才情过人,而且成就显著。这两个文艺范儿当皇帝没出息,实在是因为历 史造化弄人的安排。
③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重登奥运之巅,再现努力拼搏、绝不言弃的女排精神,令国人激情澎湃,大跌眼镜。
④他且以为这是在天下后世的面前,表现他自己一条最好的捷径,又何敢巧立名目迷误来学呢。
⑤美韩双方最终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一举动无疑是以邻为壑,为东北亚安全投下深重的阴云。
⑥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中国国家林业局回应称,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为时过早,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题文)补写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其何以行之哉?”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 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C. 后人评价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D. 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E. 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