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依据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依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出不同的监察制度体系。在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监察体系,但也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对官员进行监督纠察的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官僚制度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在秦代,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这种体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格局。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对地方的监察制度,秦代也已形成,郡一级派有常驻的监察御史。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大监察区,设刺史负监察之任。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开始于唐。到明清时设六科给事中,其主要职责为对六部公务进行稽查、监察。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当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对调节统治者内部关系、保障统治机器正常运转、澄清吏治、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职责、特点,可以总结出其中蕴涵的智慧。

监察网络覆盖面广。在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的整个官僚体系都被纳入监察网络之中。监察制度不仅覆盖整个官僚系统,而且也涉及国家政务的方方面面,如行政监察、立法监察、人事监察、司法监察、经济监察、军事监察、仪制监察、文教监察、科考监察等。有时还派出御史进行专门监察,如巡仓御史就是为监察仓库而被特别派出的。这些监察制度囊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涉及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在实践中对于纠弹违法官吏、监督国家政务实施、贯彻政策与法令等都体现出比较突出的制度功效。

对监察官吏要求较高。严格监察官选任、规范监察官行为是贯彻实施监察制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历代选拔监察官首先要考察其道德品质,监察官必须清正廉洁、忠于职守、不徇私情、刚正不阿。其次,需科举出身,以保证其文化素养。再者,监察官要有地方工作经验。此外,监察官必须严格依法监察,如有失监、漏监或贪赃枉法,则加重处刑。如《大清律例》规定:科道官受人馈送、收人财物,以及买卖多取价利,较其他官员罪加二等处罚。御史纠弹要有实据,不得风闻言事,对于捕风捉影者予以制裁。监察官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比如,汉代中央最高监察官御史中丞和京畿地区的监察官在朝会中都有座位。元世祖也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

注重监察立法。随着监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监察立法也相应地有所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法典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使得监察活动有法律根据。不仅如此,监察立法也限定了监察权的行使,使监察官不得随意超出法律范围行事。清朝的监察法《钦定台规》,集历代监察立法之大成,包括训典、宪纲、六科、各道、五城、稽查、巡察和通例八类,内容十分完备。这也是中国古代治理中重视法律作用的表现。这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监察法体系,不仅具体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鲜明特色,而且在世界监察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产生于中华文化土壤,其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从总体上看,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对官员进行监督纠察的制度。

B.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对中央、地方官员及政务的全方位覆盖。

C.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的选拔要求高于其他所有官员,对监察官犯罪处罚也更严厉。

D.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论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官僚制度的形成有内在的密切联系。

B. 文章具体论证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局限性及其积极作用,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做了肯定。

C. 文章通过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进行分析,意在让现代人们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

D. 文章以清朝的监察法《钦定台规》为例论述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建设过程中注重监察立法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负责地方监察的官员虽然历代名称各不相同,但因负监察使命,更能得到快速地晋升。

B. 不断地扩大监察网络的覆盖面,就能更好地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及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C. 只要严格监察官的选任,让道德水准高的人任职,就能保证监察制度的贯彻实施。

D. 监察立法不仅使监察活动有法律根据,也使得监察官监察权的行使得到了约束。

 

1. C 2. B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中国古代对监察官的选拔要求高于其他所有官员”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明了监察官的任用条件较高,“高于其他所有官员”于文无据。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论证,不正确的一项”,B项,“具体论证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局限性及其积极作用”分析错误,并没有具体分析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的局限性。故选B。 3.本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项,“但因负监察使命,更能得到快速地晋升”说法错误,原文中只是提到了对监察官的重视并无“更能得到快速地晋升”的信息;B项,监察制度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制度的功效,而不是范围越广,作用就越大;C项,“就能保证监察制度的贯彻实施”说法错误,道德水准高只是条件之一。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现在,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果有机会,我们要在家乡办图书馆,因为只有开办图书馆,才会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为他们安心读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而有了舒适的环境,必将充实自我,也就一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地安度晚年。

①开办图书馆未必能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青年兴则国家兴,____。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____;是我们这一代的,____。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摘自《十九大报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你家公子在公司担任高管,爱女是记者,堪称椿萱并茂。

B. 中方代表在法国举行的招商会上发言:“为加快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我们竭诚要求各位商家到中国投资……”

C. 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 介绍信:兹介绍我校王强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表示,网络欺凌是一种新型的欺凌现象,具有隐蔽性强、涉及范围广和难以消除等特点,危害性甚于传统欺凌。

B. 2017年,在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引领下,一大批“国之重器”鼓舞了国人,惊艳了世界。它们不仅成为中国“智”造的世界新名片,更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C. 《国家宝藏》力求真实立体地展现民族的文化瑰宝。开播之初,九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自发在网络上答疑解惑,为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贡献力量。

D. 一座城市要留住人心,光有硬件设施可不行,还得有内在魅力。有市民说,连续三年喜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宜昌,魅力在于城市角角落落散发的浓厚文化底蕴体现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