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_____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②书法广场,夜色撩人,树影婆娑,抬眼望着_____的星空,一种厚重的书卷豪情油然而生。
③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_____。
A. 独立 辽阔 凄惨
B. 独立 寥廓 凄苦
C. 独力 寥廓 凄惨
D. 独力 辽阔 凄苦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袒露 萃火 惶恐 冷寞
B. 笙萧 意气 家具 纽扣
C. 窗扉 苍茫 青苔 娇美
D. 保姆 典压 涌现 督亢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百舸(gě ) 青荇(xìn) 峥嵘(róng) 忸怩不安(ní)
B. 火钵(bō) 凌侮( wǔ ) 团箕(jí) 图穷匕见(bǐ)
C. 绯闻(fěi) 长篙(gāo) 逢(páng)孙 阙秦利晋(quē)
D. 创伤(chuāng) 溯流(sù) 憎恨(zēng ) 凄婉惆怅(chàng)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书信,似已远去;书信,从未离开。古时,一封书信千里传情,承载着无数的思念;今天,短信、微信,快捷无限,使天涯成比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新 生
(前苏联)基里尔·梁波夫
皮包屁股,是指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双腿、坐着小车在火车过道里滑来滑去、口中大唱悲歌的人。我父亲即是这样的人。1942年他从坦克学校毕业后就上了前线,1945年,他的队伍在华沙城下遭到伏击,所有人都成了肉饼,只有父亲幸存下来。
我当时5岁,疏散后跟妈妈回到列宁格勒,并不知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从战地医院出来后,父亲没有回家,显然是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我想他仍在战斗,妈妈大概以为他死定了。没有任何他的消息,也没有阵亡通知书,不过却常常有从喀山来的信件寄到战前我们跟外婆住过的地方。有一天,我们从妈妈收土豆的农庄里回城,车厢内爬进一个坐着木头小车、身穿破背心、衣服脏兮兮胡子乱蓬蓬的人。他用双手支撑地板,滑过车厢过道,唱着一支关于营队侦察员的歌。妈妈仔细地看着他,然后就大叫起来,向他跑去,不过那男人却突然决绝地转过身子,向相反的方向滑走了。他在走廊附近跌落到小车外面,剩下的路只好匍匐前进。当我们追上他时。发现他已经烂醉如泥。
他是我的父亲。妈妈扳过他的身子,久久亲吻着他肮脏的脸颊和因失眠、醉酒肿胀的眼睛。他哭了,号啕大哭。
我们把他带回家。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从野战医院出来后住过大大小小的车站:靠乞讨为生,此外父亲伤得很重,包括心灵和身体。
夜晚我常常被阵阵喊叫惊醒。父亲从床上跌到地板上,打着滚,蜷缩着身子。最可怕的是他那绝望的吼叫:“腿,腿疼呀……”妈妈不知该怎么办,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我也哭,因为怜悯和恐惧。有时我竟希望他没有回来。
父亲从不和我说话。仿佛我根本不存在。自从他出现后,妈妈不再关心我,以前她常常坐在床边跟我交谈,可是自从父亲回来后,我不得不睡在地板上,我突然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们尝试重新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则成了局外人,无法在家庭的崭新蓝图中占据一席之地。有一天妈妈对父亲说。她想生个孩子,父亲说,他也想有个孩子。不过这很难,他是个残废,没有收入,抚恤金还没发,有个孩子生活很难。妈妈说,没关系,很多人过得比我们差,还养活了3个 孩子呢。我真想大声叫。你们是有儿子的呀,你们要拿我怎么办呢?难道我对你们来说就是个空位子吗?
不久,妈妈对父亲说,她怀孕了。她一句话也没跟我说,但是我一清二楚,我整天都跟他们在一起,尽管对他们来说我并不存在。
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非常小,长着一张老人的脸。我常常走到他的床边看着他,这是我的兄弟,我觉得自己对他的爱一点儿也不少于我对父母的爱,尽管他生下来就是为了取代我,这很明显,因为他们甚至给他取了我的名字——科利亚。
每天早晨妈妈都去上班,父亲坐在他的小车上为他应得的抚恤金奔波,我则整日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秋去冬来,冬去春来。孩子们上学了。他们却忘了让我上学,或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我的兄弟在长大。很快他已经能够单独走上几步路了。父亲开始领到他的抚恤金,甚至还在某个残疾人事务所里谋了差事,妈妈现在是工厂的车间主任,一切都很美好,我们的家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幸福生活。夜里父亲不再叫喊,妈妈也早就停止了哭泣, 只有我仍旧每日坐在窗台上,生活不声不响地从我身边悄悄溜过。有一天父亲说:“我想去看看科利亚。”
妈妈哭了。
“把我带到他那儿去,”父亲说,“他毕竟是我们的儿子……”
“没错,没错。”妈妈急忙应和。
我默默地看着他们收拾行装,却有种奇怪的轻松感觉。我已经很久没跟他们在一起,我甚至从不出门,不过这一次我决定跟他们一起去。
我们从家里出来。一路上谁都不说话,父亲在妈妈旁边滑行着,努力不使自己落后。
路上他们从一个老奶奶的手里买了一束金合欢,我跟在他们身后,长久以来第一次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墓地上空无一人,大片雪花静静地飘落下来。妈妈很快就找到那座坟墓。
“在这儿。”她指着。
父亲看着小坟丘,久久地一言不发,后来他从怀里掏出一瓶酒放到嘴边喝了几小口,然后将瓶子递给妈妈,妈妈也喝了一小口。
“我会记住,”父亲说,“就算死了,也会记住……”
妈妈又哭起来。
“孩子们都在这儿。”她哭着说。
“走吧,”过了很久,父亲说道,“该去接科利亚了……”
他们向出口走去,很快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雪花中。
而我则留在了自己的墓旁。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6期,有删改)
1.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的形象特征。
2.概括说明最后一段文字的作用。
3.文中多次写到母亲的“哭”,试概括其中包含哪些情感。
4.请探究小说标题“新生”在文中的多层意蕴。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溯洄从之,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蒹葭》)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5)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
(6)___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绿腰》。 (白居易《琵琶行》)
(7)________________,不戚戚于贫贱。 (班固《汉书·扬雄传》)
(8)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