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锡,字昌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三年,乃举者以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七年,乃用举者召试集贤校理。坐考锁厅①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会明堂恩召还,同判尚书刑部。先时主者多持事往决于中书,公独视法如何,不往。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成都钤辖司奏请逮捕亲属系狱,至更两赦。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者,虽数赦,犹论如法。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公于议法多如此。

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仁宗问大辟②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公因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③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道士赵清贶出入庞宰相家,受赇,御史以劾庞,府治实清贶自为,庞不知也。御史又劾府宰相指,仁宗亦疑,乃悉罢知府、推判官,而以公知太平州。上以公提点淮南路刑狱。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所举多善士,未尝听人请。还为三司户部判官,求知宣州,许之。至则召五县令,约以州所下书有不便封还,故县得自为政而州无事。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今上即位,迁司封,赐金紫。以熙宁元年正月十二日卒,年七十八。

(选自王安石《王文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考锁厅:宋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专门为有官位的人举行的一种单独考试。②大辟: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朝后泛指一切死刑。③编敕:将皇帝的命令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立法程序。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者以集庆军节度掌书记充国子监直讲     用:因为

B. 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者               原:推究

C. 御史又劾府宰相指                         希:迎合

D. 未尝听人请                               属:通“嘱”,嘱托,请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孙公任同判尚书刑部之前,主事者常常到中书省去请示案件如何判决,而孙公到任后却可以独立判断案件,依法审理,无需向上请示。

B. 孙公向皇帝上报开封府执行皇帝的命令比朝廷的法律更严苛,应当修改,皇帝认为有理,并且称赞了开封府尹。

C. 皇上让孙公担任淮南路提点刑狱,孙公在淮南两年,使十三个被判处死刑的人活了下来,由他推荐的多为贤良之士,孙公从未接受别人的请托。

D. 孙公担任宣州知州时,允许各县各自为政,宣州因此相安无事;后担任舒州知州,遣散流民,流民离去时都烧香为孙公祈福。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

(2) 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3)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4.孙公为官时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1.B 2.B 3.(1) 戎州人向吉等人拿着兵器经商贩货,倚仗他们人多,所经过的地方,不缴纳物税,州县衙门抓捕追逐他们,他们都四散奔逃了。 (2) 孙公按照名册抓取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 (3)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 4.仁厚,不伤及无辜; 不畏权贵; 善推贤良,拒绝私托; 体恤百姓,赈济流民。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中“原”如解释为“推究”,则与语境不合。第二段说“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虽数赦,犹论如法”,这是说有人到朝廷上诉,刑部的详覆官认为有皇帝特别的命令,遇到大赦不能原谅,即使(遇)多次大赦,还是应该按照原来的法令判决,由后面的“虽数赦,犹论如法”可知,前面这些“遇赦不原者”应该是有不可原谅之处,故此处的“原”应解释为“原谅”。故选B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并且称赞了开封府尹”错误,选项分析不合文意,文章第三段开头说“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仁宗问大辟②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公因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此处“称之”的“之”应指代孙公,故皇帝称赞的是孙公。故选B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操兵”,拿着兵器;“贾贩”,经商贩货;“恃”,倚仗;“所过”,所字短语,所经过的地方;“输”,缴纳;“走”,古今异义,逃跑。第二句中,“籍”,,名册,名词做状语,按照名册;“凶恶”,行凶作恶的人;“按治”,核查惩治;“一”,都,全;“以仁恕”中“以”,介词,用;“畏爱”,敬畏爱戴。第三句中,“比代去”。被动句。“比”,等到,“去”,古今异义,离开;“阖”,关闭;“薄”,迫近,薄近;“乃”,才;“以”,介词,用;“致事”,退休。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孙公为官时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简要概括”,故考生要先找到孙公为官的段落,根据他为官时的表现或具体做法来概括其品质。第一段“籍取凶恶,……而治其余一以仁恕”,他是按照名册抓取行凶作恶的人,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这表现出人物仁厚的特点;第二段“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先时主者多持事往决于中书,公独视法如何,不往”,孙公在对官员的考核中,登记的进士名册中有两个不合格的人,且在做同判尚书刑部时,孙公独立依法律决定该怎么判决,不去中书省这说明他秉公做事,不畏权贵;第三段“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所举多善士,未尝听人请属”,这表现出人物善推贤良,拒绝私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这说明孙公体恤百姓,赈济流民。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答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陆贽(唐)

圣人立教也,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天子不问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不畜聚敛之臣。夫岂能忘其欲贿之心哉?诚惧贿之生人心而开祸端,伤风教而乱邦家耳。是以务鸠敛而厚其帑椟之积者,匹夫之富也;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

今琼林、大盈,自古悉无其制。传诸耆旧之说,皆云创自开元。贵臣贪权,饰巧求媚,乃言郡邑贡赋所用,盍各区分?税赋当委之有司,以给经用,贡献宜归乎天子,奉私求。玄宗悦之,新是二库。荡心侈欲,萌于兹。迨乎失邦,终以饵寇。《记》曰:“货悖入,必悖而出。”非明效欤!

陛下嗣位之初,务遵理道。敦行约俭,斥远贪饕。虽内库旧藏,未归太府,而诸方曲献,不入禁闱。清风肃然,海内丕变。近以寇逆乱常,銮舆外幸,既属忧危之运,宜增儆励之诚。臣昨奉使军营,出游行殿,忽睹右廊之下,榜列二库之名。矍然若惊,不识所以。何则?天衢尚梗,师旅方殷。疮痛呻吟之声,噢咻未息;忠勤战守之效,赏赉未行。而诸道贡珍,遽私别库。万目所视,孰能忍怀?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已甚。顷者六师初降,百物无储,外扦凶徒,内防危堞,昼夜不息,将五旬,冻馁交侵,死伤相枕,毕命同力,竟大艰。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今者攻围已解,衣食已丰,而谣讟方兴,军情稍阻。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足怪。《记》曰:“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岂非其殷鉴欤?

陛下诚能近想重围之殷忧,追戒平居之专欲,凡在二库货贿,尽令出赐有功,每获珍华,先给军赏,如此,则乱必靖,贼必平,徐驾六龙,旋复都邑,天子之贵,岂当忧贫!是乃散其小储而成其大储,损其小宝而固其大宝也。

注: 783年,长安发生兵变,唐德宗仓皇逃至奉天。次年,德宗将各道贡献的物品收藏于行宫“琼林”、“大盈”二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兹         柢:树根

B. 宜增励之诚     儆:警戒

C. 将五旬         迨:趁着

D. 大艰         夷:平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圣人立教也                 秦王遇燕太子丹不善

B. 奉私求                     作《师说》贻之

C. 货悖入                     及凯旋纳之

D. 明效欤                   如土石何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即从正面立论,阐明天子不应聚私财,而应本圣人的遗教“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并指出贪财聚货必将造成“开祸端”、“乱邦家”的严重危害。

B. 文章第三段以德宗朝的事实为据,首先以奉天解围前后军情作对比,然后赞扬德宗初行的俭约行为,说明“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的道理。

C. 在充分指陈得失、剖析利害之后,陆贽归结全文,点明旨意,希望德宗及早罢去琼林、大盈二库,以换取收人心、平祸乱、复都邑的最大利益。

D. 文章创造性地融散入骈,使骈散完美结合,既保存了骈体整炼、排比、节奏鲜明之特色,又兼有散体流美、疏畅、意气贯注之优点,是一种散文化的新骈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

⑵试询候馆之吏,兼采道路之言,果如所虞,积憾已甚。

⑶良以陛下不厚其身,不私其欲,绝甘以同卒伍,辍食以啖功劳。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雨 惊蛰 白露 大雪 小雪

B. 上元 寒食 清明 七夕 重阳

C. 鸡鸣 平旦 日出 人定 黄昏

D. 迎春 梅花 桃花 荼蘼 柳花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季。                                    ,到处有美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①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②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③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④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

⑤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

⑥铺满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

A. ④③⑥①②⑤

B. ④⑥②①⑤③

C. ⑥①②⑤③④

D. ⑥②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拟人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B.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借代    (杨炯《从军行》)

C.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比喻    (班婕妤《怨歌行》)

D.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夸张    (赵壹《刺世疾邪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C. 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