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诗句中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昔日越王勾践还宫时的繁盛和眼前只剩下几只鹧鸪飞来飞去的凄凉进行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B.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在词中以对华美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以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C.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戚,勾起了词人悲愤而忧虑的复杂心情。
D.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作者用鹧鸪的鸣叫烘托女郎们的欢快。
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一军难撼声威远 三字含冤忠孝全
(乙)犹留正气春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 整纪维纲德行服人
(丁)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A. 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 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
C. 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 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饶宗颐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能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与汉字的特点有关。欧洲的拼音文字迁就语言, , 。 , , , ,但汉字却拉近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距离。
①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字系统
②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的语音也相差甚远
③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
④虽然中国境内方音各异
⑤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⑥随着语言的分化,方言的出现
A. ③⑤①④②⑥ B. ③①⑥⑤④②
C. ⑥①③⑤④② D. ⑥①②⑤③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调适,都不是有关部门某个时刻的突发奇想,都有一个深谋远虑、多方论证、不断调整的过程。
B. “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
C. 在网上买东西遇到商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服务态度不够好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写差评表达不满,这是监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最见效的手段。
D. 中美贸易的走势,确实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方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把结果交由市场决定,让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进行选择。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 的艺术人生。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 笔墨,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
A. 一波三折 磨炼 毕现 B. 跌宕起伏 锤炼 毕现
C. 跌宕起伏 磨炼 毕备 D. 一波三折 锤炼 毕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一1949年),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态而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国家富强、科学昌明、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中国梦。一百年过去了,他们如果回到今天,在你的陪同下行走在新中国、新时代的土地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展开想象,以“陪________行走在新中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横线处填入一位仁人志士或革命先驱的名字,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以小见大。
②竹子倍受国人喜爱,它空心修长,主干按一定规律分段,形成竹节。竹节,是竹子最坚实的部分,因为有了“节”,竹子才能中空而长,不会半路折断。汉字中的许多词,如“节日”“节操”“节约”,意思多从竹子的这种自然特性转化而来。
请你以“谈‘节’”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