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班长主持唐诗朗诵会时说:“我们欢迎语文老师抛砖引玉,朗诵一首唐诗,给我们做个示范。”
B. 一位家长对老师表示感谢时说:“感谢李老师三年来对令郎的教导,令郎能考上名牌大学,是您辛勤付出的结果。”
C. 保险推销员小李对顾客说:“王大爷,请您记下我们的服务电话,方便您以后垂询。”
D. 一位作者说:“王编辑,现将我修改过的稿子发送给您审核,如还有问题,我一定尽力斧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发生在米脂县的“4·27”歹徒持刀伤人案,我们的孩子们应该认识到:一忌走路带耳机,二忌不要乱逃跑,三忌莫恋身上物。
B. 《见字如面》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好评如潮,主要是因为读信者声情并茂地用信件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让听众入耳入心享受精神的愉悦。
C. 韩国方面称韩朝决定 4 月 27 日在板门店举行首脑会晤。根据韩朝领导人签署的和平宣言显示,韩朝有望在 今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D. 细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强化未成年人处理突发事件的意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假期结束时,所有学生要按时返校上课。对久假不归的学生,学校要求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课者要严肃处理。
②蔡英文上任以来在台湾的一系列危言危行,一步步暴露出她搞“合独"、搞分裂的真实面目。
③贾平凹在《朗读者》节目中朗读了自己的新作《山本》中的片段,《山本》这本书迅速受到了关注,一时洛阳纸贵。
④《三体》第一部获得了第 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作者笔走龙蛇,带领读者徜徉在地球文明和宇宙文明两个世界里。
⑤新闻讲究真实性,我们可以实话实说,但不能借所谓网民之口,说出不经之谈,否则这样的报道难逃哗众取宠之嫌。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⑤
D. ③④
补写出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写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泌①
天池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②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③,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④。三拊当时顽石⑤,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①程进(1164-1242),南宋词人,辛弃疾好友,先世居洺水,因自号洺水遗民。②多景楼所在的京口(今江苏镇江)附近有金、焦二山,南宋时二山屹立在长江之中。 ③《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此伐,渡江,“屯于淮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人而后进。”④士雅是祖逖的字,刘琨是祖逖的好友。④甘露寺内有一被称作“狠石”的石头,形状如羊,相传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商议破曹大计。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词的开头两句,写天地本来没有边际,是谁将南北分开? 一个“本”字,传递出词人对人为边际的不满,“谁分”二字问得尖锐而强烈。
B. 这首词一、二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三、四句写出词人因南北分裂、中原沦丧而“恨”,明确地回答了 "南北竟谁分”的问题。
C. 上片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长江比作“水晶盆'写出了长江被金、焦二山点破、不复完整的视觉感受。
D. 下片写登楼而望,看到祖逖北伐时冶铸兵器的旧迹;入寺而游,拍打相传诸葛亮曾坐过的顽石,词人追拥历史,用典抒情。
E. 词的下片结尾两句,描绘了孟夏时节的一场大雨,洗去了北方昏结的尘沙。既点明时令,又以景结裔,含蓄蕴籍。
2.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候。文候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今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①白马而盟。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赵王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壁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
于是说韩宣王,又说魏襄王,东说齐宣王,西南说楚威王。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史记·苏秦列传》节选
注释:①刳kū,剖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B.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C.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D.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B.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
C. 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用社稷指代国家。
D.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据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秦游说秦王,秦惠王刚杀掉商鞅,讨厌游说之士,所以苏秦未受任用。
B. 苏秦不怕失败,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周书《阴符》后,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 苏秦游说赵肃候,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山东六国,并推苏秦为约从长。
D. 苏秦衣锦还乡,家人不敢仰视,嫂子前倨后恭,苏秦深感世态炎凉,对其亲友十分冷漠。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2)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