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除了延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除了延时播放备受诟病,节目中的“娘炮”现象更是引发人们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娘炮”之风当休矣!“少年娘则中国娘。 ”男不像男,天天霸屏的“娘炮”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应该多包容此种“娘炮”现象,精致、细腻、温柔,也可以是男性多元化审美的一种。油头粉面的现象并不可怕,只是在表现“娘炮”特色的同时,男儿本色尤其是骨子里的阳刚内涵不能丢。

针对上面的观点你有何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并阐释观点。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男儿本色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极……——题记 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是男儿,不畏艰险,坚持不懈;他们是剑客,路遇强敌,勇于亮剑;他们是军人,笑傲疆场数十年;他们是英雄,永远活在你我心中!他们是好男儿,他们尽显男儿本色! 段鹏是好男儿。作为特种作战分队——梁山分队的队长,他有着应有的沉着,智慧与能力。金门炮战,梁山分队一百零八人对阵数万大军,勇敢“亮剑”,大展神威,令国民党震撼,更令我们震撼!文革期间,他舍命“劫法场”,不忘李云龙的知遇之恩……俗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一次跪拜,几滴泪珠,道出军人的辛酸,道出忠义的精髓。他,是虎啸山林的好汉! 赵刚是好男儿。作为知识分子,他没有选择教书,而是投笔从戎,卷入了血腥的战场。作为李云龙的搭档,他一改“酸秀才”的模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胆杀敌!一颗颗子弹让日本军丧胆!文革时,他永不低头,发起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反冲锋”,最后一次“亮剑”,一句“既然这个党,这个军队如此忠奸不分,这个党籍和职务不要也罢了!”,更是大义凛然!他,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 李云龙更是好男儿。作为统帅三军的将领,他英勇无畏,大义凛然,他带出来的兵是精英中的精英!野狼峪白刃战,在兵力1:1的情况下,令敌方主力中队全军覆没;平安县城,冲冠一怒为红颜,指挥上万人浴血奋战,狂飙扫县城;聚仙楼,单刀直入,一支驳壳枪,使日本数十名大小军官丧命……文革,又是文革,“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一句“老子不是反革命!”,一块扔向主席台的木牌,一支“勃朗宁”,一生的荣誉,一世的尊严,理不清的恩怨……他,是将军,仿如剑客的将军!勇于亮剑的将军!! 回想今日,丢弃尊严的是谁?在挫折面前低头的是谁?被困难吓到的又是谁?是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王子,小公主们!在此,我只想说:我们不要做小王子!我们要做勇敢的好男儿!我们要做勇于亮剑的剑客!!我们要抬起头,傲视群雄!抬起头,战胜挫折!抬起头,披荆斩棘!抬起头,克服困难!我们要学习李云龙,要学习赵刚,要学习段鹏!要学习“亮剑”精神!我们要尽展男儿本色!!! 再度转移视角,汶川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间有情,送大爱度劫难”灾区同胞们,你们不要怕,要勇敢,要有亮剑精神!敢于与灾难抗争!敢于与天地斗法!8.0级地震不算什么,他震不碎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堰塞湖洪水不算什么,它冲不走我们十三亿中华儿女紧连的爱心!!冲吧!亮出你的利剑,展出你的男儿本色!与灾难抗争到底!!! 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敌人,怎能坐以待毙?面对困难,怎能停进不前?这样又怎能踏上成功的彼岸?我们要做的事只有一个——亮我利剑,展我雄风!!!!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2018年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除了延时播放备受诟病,节目中的‘娘炮’现象更是引发人们的大讨论”。不同人对“娘炮”持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应该杜绝“娘炮”之风;也有人认为应该多包容“娘炮”现象。持反对观点: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持赞同、包容态度的:现代社会进一步拓宽了审美的场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生活方式,也为对男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综合辩证认识“娘炮”:精致、细腻、温柔,可以是对于男性多元化审美中的一种,而以更多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摈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政务中心居民身份证申请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届时我们将道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绩,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并与大家一起碰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不得缺席,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10月8日

×中学高三年级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目前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万里长江,上中下游共进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在治理长江的过程中,(    ),建立健全长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密切合作,形成整体合力。

从长远来看,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破除旧动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培育新动能。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决不能再走              的老路,决不能再让厂房污水横流、码头沙石漫天、轮船肆意排放的场景重现……同时,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要      ,稳扎稳打,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尤其是要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打破老百姓“旧饭碗”的同时,也要让其拥有“新饭碗”。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万里长江,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孕育着      的中华文明。治好“长江病”,关乎发展全局,是任务所在,也是规律使然。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目前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之风,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

B.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之风,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行为。

C.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目前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行为。

D.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

2.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既要各自守土有责,也要在“共”上下功夫

B. 既要各自守土有责,也要在“严”上下功夫

C. 不仅要各自守土有责,还要在“共”上下功夫

D. 不仅要各自守土有责,还要在“严”上下功夫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因小失大    急功近利    统筹兼顾    源远流长

B. 舍本逐末    急功近利    因地制宜    源远流长

C. 因小失大    好高骛远    统筹兼顾    源源不断

D. 舍本逐末    好高骛远    因地制宜    源源不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3)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两句,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①“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②“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1.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

B. 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

C. 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D.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2.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