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王小兰小学毕业后...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王小兰小学毕业后,想辍学打工挣钱帮奶奶看病。她对奶奶说,只要你不让我上学,咱们家就有钱了,我去打工能挣很多钱。有钱就能送您上最好的医院,一下子把您的病治好。您虽然不是我们的亲奶奶,但只有您关心我,爱护我。为了报答您的养育之恩,我只有用这种方法了,请您答应我。周奶奶被小兰的一番话感动得满眼含泪,但仍是不让她辍学。

①小学毕业外出打工未必能挣到很多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了钱也未必能一下子把奶奶的病治好③报答养育之恩也不一定只有此法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整段文字在表达上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已经知道一处推断不合理。推断往往是太绝对化了,即前面语句作为条件不一定能推出后一句的结果,语意表达不留余地。语句语段中“有钱就能送您上最好的医院,一下子把您的病治好。”这句话条件关系错误,因为有了钱也未必一下子把奶奶的病治好。这是第二处推理不对。第三处错在“为了报答您的养育之恩,我只有用这种方法了”这句,逻辑错误,因为报答养育之恩也不一定只有此办法,还有很多办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请补全下面一段话,使之成为一段流畅的排比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代文人往往以诗文为歌,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归去来兮辞》是一首向往自由的歌,陶渊明唱着它回归宁静的田园;《赤壁赋》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_____①____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_____②____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纵观他的一生,多次被贬,频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狱。但他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_____③_____,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满庭芳

苏 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 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摐摐:形容雨声。③残:残灯。④逢逢:形容鼓声。

1.下列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词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

B. 上片的“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苏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洁。

C. 上片的“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

D. 下片的“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既写当日风雨骤至的景象,又反衬出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

E. 下片“一饮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日知己相逢、畅快豪饮的情景。

2.本词的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全词分析此感情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祖及父皆中明经进士科。崇礼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父见大惊曰:“吾家积善之报,其在兹乎!”

初入太学,诸生溺于王氏新说,少能词艺者。徽宗幸太学,崇礼出二表,祭酒与同列大称其工。登重和元年上舍第,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改宣教郎、秘书省正字,除工部员外郎,寻为起居郎、摄给事中。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拜中书舍人,赐三品服,进用之速,近世所未有,高宗犹以为得之晚。

移兵部侍郎,仍进直学士院。御笔处分召至都堂,令条具进讨固守利害。崇礼奏:“谍传金人并兵趣川、陕,盖以向来江左用兵非敌之便,故二三岁来悉力窥蜀。其意以谓蜀若不守,江、浙自摇,故必图之,非特报前日吴玠一败而已。今日利害,在蜀兵之胜负。”又奏:“君之有臣,所以济治。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忠于国者,不计一己之毁誉,惟天下之治乱是忧;洁其自者,不顾天下之治乱,惟一己之毁誉是恤。然效力于国,其实甚难,世未必贵;窃名于己,其为则易,且以得誉。二者有关于风俗甚大,是不可不察也。”

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刘豫导金人入侵,扬、楚震扰,高宗躬御戎衣次吴会。崇礼以近臣承宁方面,谓:“浙东一道为行都肘腋之地,备御不可不谨。”密疏于朝,得便宜从事。于是缮城郭,厉甲兵,输钱帛以犒王师,简舟舰以扼海道,疚心夙夜,殆废食寝。及春,帝还,七州晏然不知羽檄之遽。期年,上印绶,退居台州。卒年六十,赠左朝议大夫。

(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B. 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C. 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D. 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墓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属于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悼念等。

B. 太学是古代的国立大学,始设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C. 祭酒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用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D. 博士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传授经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綦崇礼幼年非常聪明,颇有才华,他父亲认为这是自家多年积善之报。他刚入太学时便得到众人的赞赏。

B. 綦崇礼进士及第之后步入仕途,被快速提拔重用,由县主簿到中书舍人三品之位,其升迁速度是近世所没有的。

C. 綦崇礼在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任绍兴知府时,刘豫引领金兵入侵,綦崇礼便趁机秘密向皇帝进言,从而得到好处。

D. 綦崇礼认为浙东是要害之地,在皇帝亲征吴会时,悉心治理浙东,早晚操心,几乎废寝忘食,卓有成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

(2)于是缮城郭,厉甲兵,输钱帛以犒王师,简舟舰以扼海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