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的片段,完成小题 (一)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

阅读下面两首诗的片段,完成小题

(一)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下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二)自由,向我们来了

田间

悲哀的种族

我们必须战斗啊!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

田野上,

自由呵……

从血的那边

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

像暴风雨,

像海燕。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

B. 节奏上,《再别康桥》短促如鼓点,《自由,向我们来了》比较舒缓。

C. 《再别康桥》中的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D. 《再别康桥》“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

2.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

②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

③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

④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B 2.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关于两首诗歌的节奏的说法有误,内容说反了,应该是《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急促如鼓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诗歌内容,“悲哀的民族”有丰富的内涵:一是指中华民族充满苦难,充满悲哀,二是指现实的情况让人悲哀。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可以理解为“我们同悲哀的民族斗争”,所以②错误。故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中华“春节符号”征集活动中的一幅入选作品,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40个字。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的排列,语义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②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

③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

④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

⑤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

⑥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A. ②⑤③①④⑥    B. ③④⑤②①⑥

C. ④③②⑤⑥①    D. ②⑤④⑥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B. 资本家夹着尾巴逃跑了。

C.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    D. (包身工们)经过红头鬼把守着的铁门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与给出对联的上联 “八千弟子随流水”相对最工整的下联是(       )

A. 万古英魂望江东    B. 九尺身躯力拔山

C. 百二河山委大风    D. 四面楚歌憾霸王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又可以充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夏衍的《包身工》。

C. 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他作诗讲求“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D. 巴金,原名李尧棠,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