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章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下列句子不合语体风格的一项是( )...

文章语体是为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下列句子不合语体风格的一项是(  )

A. 三月的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文学语体)

B. ZiKa病毒,又称为寨卡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寨卡热的症状包括发热、红疹、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科技语体)

C. 本商场近日新到一批iPhone 8,欢迎新老顾客赐教。(广告语)

D. 为加快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公文语体)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A项,语言生动形象,符合文学语体特点;B项,语言简明严谨,符合科技语体特点;C项,“赐教”,敬词,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用于此广告语中不恰当,应用“垂询”。“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己询问。D项,语言庄重规范,符合公文语体特点。故此题答案应为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航天事业从创建之始就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面对核心技术和设备引进不来,中国航天研究人员自力更生,不管经受怎样的挫折,都永不言弃。

B.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才能有所进取。

C. 好青年张广怀从贵州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补缴了一年前欠下的医疗费,被医院颁发了一张“诚信患者”的荣誉证书以示表彰。

D. 由于南京艺术学院采用了分流的方式,考生可以在网上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确认及预约面试时间等,报名确认现场并没有出现较长的排队情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企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作为公司高层领导,他们决定从下月起,首当其冲发放职工的工资,领导们的工资最后发放。

②袁老师题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临阵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③班主任为了不影响同学们复习备战,把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一心扑在工作上,宵衣旰食,兢兢业业。

④每次参加车展,都会看到各大经营商使出浑身解数,不必说秀色可餐的车模,单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了。

⑤在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中,我们单位的领导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而且引火烧身,反躬自省,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⑥为彻底解决中学生择校问题,我县准备对驻城的所有中学进行整合,资源统一分配,师资统一调派,现将具体方案公布如下,请与会代表姑妄言之,积极为我县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所以更加愚笨。

(2)“落叶”是秋的典型特征,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落叶纷飞的壮阔之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春天鸟儿们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

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注)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 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 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来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D. 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E. 尾联写诗人除了文友可忆之外,再无人可与之交流,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的愿望。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为飞语谤太子。帝改濙官南京,因命廉之。濙至,密疏驰上监国七事,言诚敬孝谨无他,帝悦。仁宗即位,召为行在礼部侍郎。转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祭酒。宣宗即位,仍迁礼部左侍郎。汉王反,与杨荣等赞亲征。事平,赉予甚厚。时国用渐广,濙虑度支不足。蠲租诏下,辄沮格。尝曲宴濙及杨士奇、夏原吉、蹇义,曰:“海内无虞,卿等四人力也。”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英宗北狩,群臣聚哭于朝,有议南迁者。濙曰:“文皇定陵寝于此,示子孙以不拔之计也。”与侍郎于谦合,中外始有固志。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王文恶林聪,文致其罪,欲杀之。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帝使兴安问疾。对曰:“老臣本无疾,闻欲杀林聪,殊惊悸耳。”聪由是得释。英宗复位,力疾入朝,遂求去。赐玺书、白金、楮币、袭衣,给驿,官其一子锦衣。濙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卒,年八十九。赠太保,谥忠安。濙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能以身下人。

    (选自《明史·胡濙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B. 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C. 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D. 英宗即位/诏节冗费/濙因奏减上供物/又言军旗营求差遣/因而扰民/宜罢之/皆报可/正统九年/年七十/乞致仕/不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鼓,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四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又称四更,如林觉民《与妻书》中的“辛亥三月廿六夜四鼓”。

B. 祭酒,古代宴飨时尊长者酹酒祭神的礼仪,后发展为官名;国子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C. 北狩,一是指到北方狩猎;二是借指向北进军;三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文中采用的是第三个义项。

D. 中外在文中是朝廷内外或中央与地方的意思,此外,该词还有“内心和外表”“中国和外国”等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濙忠于朝廷。他曾上书太子监国七事,据实陈奏;英宗北狩时,他反对南迁,与于谦联合在一起,使朝廷内外有了坚定的心志。

B. 胡濙备受器重。皇帝曾派他暗访建文帝的情况;太子监国时,汉王制造谣言诽谤太子,皇帝又派他查访此事;皇帝曾设宫中私宴宴请胡濙等人。

C. 胡濙德高望重。他年高德劭深受朝臣称赞,包括皇帝在内都对他敬重有加,他的一句话就救了被王文污蔑而将要被杀的林聪的性命。

D. 胡濙屡任要职。他在将近六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曾担任过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礼部左侍郎、太子太傅、太保等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国用渐广,濙虑度支不足。蠲租诏下,辄沮格。

(2)濙不肯署,遂称疾,数日不朝。帝使兴安问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