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文化表现形态各有特色,却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家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圆融和谐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B. 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而玄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传入。

C. 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D.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自然段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论点,指出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B. 第二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儒、道两家思想的来源与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C. 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

D. 文章逐层论证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并指出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B. 如果能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就可能避免文化传承中的形式化倾向。

C. 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圆融和谐的包容精神,佛教将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D.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当前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契合。

 

1.C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殷周之际出现的人道主义思潮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范围失当,文章第二段的表述是“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由此可知,“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旨走向”,文中应是两方面,选项变成一方面了。B项,“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玄学”强加因果,“玄学的产生”并非是因为“儒、道两家思想的碰撞”。D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儒道佛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而并非是说“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不光这三家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选项说法太绝对。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第三自然段通过论述中华文化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明确了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张冠李戴,第三段内容确实谈到了“佛教融入了中华文化”,但更多的内容是在论证“佛教的作用和价值”,所以选项把“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两者的概念混淆了。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有误,条件混淆,说法过于绝对化。文章第一段的表述是“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努力实现复兴梦的今天,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但这并非是必要条件,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三处用语不得体,找出并加以改正。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甲),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如果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不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1.文中横线上的成语错误的一项是

A. 打肿脸充胖子    B. 乐此不疲    C. 李代桃僵    D. 肆无忌惮

2.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造假者如果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给予的不只是行政处分

B. 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C. 造假者通常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不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D. 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给予的是行政处分

3.文中甲处补写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A. 二是借此增加自己的收入

B. 二是容易蒙混过关

C. 二是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

D. 二是违法成本太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