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校庆前夕,联络办王老师收到一则校友发来的短信:“王老师您好,本人因身体欠安,不能及时赶回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B. 记者采访作家时说:“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次‘最受欢迎的作家评选’,您必能忝列其中”。
C. 还记得毕业时,他将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我:当时我特别感动,决心一定要好好惠存。
D. 金韬对教授说:“拙作刚刚完成,望教授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B. 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C. 近期,全国各地频发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案件。网络金融安全遭到破坏,一时间高度引发广大网民关注。
D.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钱文忠从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搜集选取适合儿童阅读和接受的国学经典故事,加以“钱式”解读及注释,变传统的经义注释解读为经典故事阅读。
②在这次会议上,担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的何建明的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他没有说官话、套话,显得热情洋溢,甚至有点出人意料。
③五四时期,中国文人身体力行参与教育的变革实践,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和我们如今的坐而论道,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力感的形象大相径庭。
④通过观察开卷月度非虚构畅销书排行榜的变动,不难发现,面向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是寒假图书市场的宠儿,其销售量令其他书籍只能望其项背。
⑤本书之发明处,在于重构出了一幅明、傅两家族与雪芹曹氏之间比较有说服力的《红楼》故事背后的政治、事件、人物互为休戚相关的历史文化图景。
⑥去年以来,安徽各级组织联系实际解决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的“小四风”问题,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专注干事创业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A. ①③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的结局。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 ___________。”(韩愈《师说》)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 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傅咸字长虞,刚简有大节。好属文论,虽绮丽不足,而言成规鉴。颍川庾纯常叹曰:“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
咸宁初,袭父爵,拜太子洗马,累迁尚书右丞。时帝留心政事,诏访朝臣政之损益。咸上言曰:“陛下处至尊之位,而修布衣之事,亲览万机,劳心日昃。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然泰始开元以暨于今,十有五年矣。而军国未丰,百姓不赡,一岁不登便有菜色者,诚由官众事殷,复除猥滥,蚕食者多而亲农者少也。”
咸在位多所执正。豫州大中正夏侯骏上言,鲁国小中正、司空司马孔毓,四移病所,不能接宾,求以尚书郎曹馥代毓,旬日复上毓为中正。司徒三却,骏故据正。咸以骏与夺惟意,乃奏免骏大中正。司徒魏舒,骏之姻属,屡却不署,咸据正甚苦。舒终不从,咸遂独上。
咸以世俗奢侈,又上书曰:“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令使诸部用心,各如毛玠①,风俗之移,在不难矣。”朝廷从之。
迁尚书左丞。时汝南王亮辅政,咸致书曰:“咸以为太甲、成王年在蒙幼,故有伊、周之事。圣人且犹不免疑,况臣既不圣,王非孺子,而可以行伊、周之事乎?无功而厚赏,莫不乐国有祸,祸起当复有大功也。人而乐祸,其可极乎!咸之愚冗,不惟失望而已,窃以为忧。”
吴郡顾荣常与亲故书曰:“傅长虞为司隶,劲直忠果,劾按惊人。虽非周才,偏亮可贵也。”元康四年卒官,时年五十六,诏赠司隶校尉,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谥曰贞。
(注)①毛玠:三国时期的人物,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17》,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B.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C.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D.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袭爵”指子孙后代沿袭先代的做法。“袭父爵”是指傅咸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
B. “布衣”是麻布衣服,古代平民通常穿布制的衣服,后常用布衣来借指平民百姓。
C. “复除”即免除赋役,古代做官、服兵役或朝廷认为有特殊贡献者可以免除赋役。
D. “赠”即追赠,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可用于朝廷表扬对政府有贡献的死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咸聪慧明达、善写文章。他的言论自成规箴之言,能警醒人们引以为戒。颍川庾纯常常感叹傅咸的文章与诗人的创作接近。
B. 傅咸刚正率直,直言敢谏。他上书指出晋武帝登基十五年来虽日理万机,但国家、百姓仍旧不富裕。他提出的多项改革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
C. 傅咸坚持原则,行事公道。他对夏侯骏随心所欲褒贬官员的行为不满,上奏罢免其官职,在司徒魏舒屡次推托拒绝后独自上书。
D. 傅咸直指时弊,忧国忧民。他反对世俗奢靡,为此上书朝廷,他认为朝廷的封赏没有节度,对此表达了担忧,希望引起执政者的关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昔帝王,躬自菲薄,以利天下,未有逾陛下也。
(2)圣人且犹不免疑,况臣既不圣,王非孺子,而可以行伊、周之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