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B. 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C. 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 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 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正面临着产业、消费升级的双重压力。而共享经济以低成本的优势,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以及产业生态,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共享经济”将给人们的生产、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共享经济对企业职能产生颠覆性影响,促进企业职能转换。传统经济模式表现为“劳动者——企业——消费者”的相互关系。主要由企业承担投资功能,企业有形资产规模大。而共享经济模式表现为“供给者一共享平台一一消费者”的相互关系。传统企业完全被共享平台公司取代,由企业承担的投资功能转移至供给者个人。平台公司的资产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共享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职能主要在于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支付方式等。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平台公司演化成数据公司,提供各类数据及数据深度分析。平台公司成为拥有交易双方大量信息的大数据公司,也为其他生产型企业提供精准的关于消费者偏好等资料的大数据。
共享经济对行业生态产生颠覆性影响,促进行业竞争。共享经济在实现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综合运用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供求的匹配效率,实现了点对点的个性化、订制化服务。共享经济模式下,供给者只是将闲置物品的使用权在有闲的时间提供给市场。因此个人可以低边际成本的方式进入共享经济行业,这降低了行业的进入门槛,服务产品价格显著下降,服务质量也因差异化的竞争而得到提升。技术创新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原有在位企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竞争压力,行业竞争加剧,而消费者无疑是乐见其成的。
共享经济对就业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促进灵活就业。共享经济模式下,由平台公司主导的“供给者一共享平台一-消费者”三者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供给者与消费者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不同身份。供给者与经营共享平台的公司之间只是一种松散的战略合作关系,并非传统企业那种由劳动合同所固定下来的雇佣关系。共享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的系统,供给者可以自由进入这个行业,就业方式是极为灵活的。“ 自由人”的联合可以解放传统雇佣关系,消除劳资不平等关系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当然,这种灵活就业模式带来职业选择自由的同时,会导致其无法享受传统企业就业模式中包括社会保险、失业保障等在内的各类福利待遇。
(节选自刘根荣《共享经济: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者》2017.3, 有删改)
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有关“共享经济”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共享经济是由共享平台而非传统企业将生产企业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从而让交易得以进行。
B. 共享经济实现点对点个性化服务的关键在于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了供求匹配效率。
C. 共享经济模式相较传统模式,关系链中相应对象的功能没有改变,但前两者身份发生了转变。
D. 共享经济中,技术创新与供给者的低边际成本让行业进入门槛降低,这也是大家乐见其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共享经济能有助于突破我国经济现有压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立论前提。
B. 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共享经济”的革命性影响,论证层次分明,说理较透彻。
C. 文章第二段从内部关系、功能承担及资产特点三个方面对两种经济模式进行了比较。
D. 为了提醒人们慎入共享经济,文章第四段末尾辩证地谈及了供给者要承担的风险。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平台公司的职能演变可以看出,有关交易双方的大数据是它当前的主要资产。
B. 从文章对共享经济的相关陈述不难看出,网约车与共享单车堪称共享经济的典型。
C. 共享经济模式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 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D. 我国要大力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还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第一天,有学生在教室的黑板上看到了这样一些留言:
①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②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③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④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
⑥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据说,写下这段话的是暑假期间在学校进行维修施工的农民工。读了上面的留言,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文)下面语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性和中学生三类人。可见,无论什么年龄、性别和职业的手机持有者都无法离开手机这个“爱物”。另外,患有“手机依赖症”的人,大多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固而缺乏自信的人都会患上手机依赖症,必定会失去生活的重心。
(1)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手机持有者不一定都无法离开手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提到自己的父亲,张师傅动情地说:“家父经常告诫我,做人要堂堂正正。”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同学们围着年轻的李老师说:“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您的教学方法。”
下列各句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B. 《高老头》的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他用这部作品揭开了他的《人间喜剧》的序幕。
C. 《张衡传》节选自《史记》,作者是南朝历史学家范晔。文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D. 《劝学》节选自《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