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③晚年, 愤益深,佯狂益甚
④ 武等实在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⑥以激怒贵妃 ⑦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⑧衡下车,治威严
⑨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⑩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A. ①②④⑤⑦⑧⑩ B. ①③④⑤⑦⑨⑩ C. ①②④⑤⑥⑦⑩ D. ①②④⑤⑦⑧⑨
下列四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 求人可使报秦者 何面目以归汉
B.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 何以汝为见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①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②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 ① 因泣下霑衿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余君
C. 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②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罪
D. ①公子与侯生决 ②帝每欲官,妃辄沮之
下列各句中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于是
B.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C. 永各初,出为河间相 出:贬黜
D. 愿枉车骑过之 过:访问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旬子 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借助交通工具到达千里之外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好处。
(3)《师说》开篇即给“师者”的职能作用做出界定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
(4)《登高》中写出了八层悲愁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他全诗的主旨。
(6)《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愿望终究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 , _____。”
(7)《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抒发苦闷之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一句是“___,___”
(8)辛弃疾《永遇乐》中用“_____,_____”两句暗示北方百姓安于金人统治的现实。
(9)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两句从肖像仪态上刻画出了周瑜的装束儒雅、意气风发。
(10)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11)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 )。
A. 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 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 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 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E. 第八句虽然没有切合题目,却写出了“野望”之后的感受。
2.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