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白
张春荣
(1)彭祖已八百二十四岁。
(2)但他外表仍像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走起路来,快速敏捷,步伐又大。尤其他那双眼眸炯炯有神,恍如光洁明镜,并没有因阅读人间的浮幻沧桑而昏耗暗淡。当然,人们更不会注意他眼角的细细鱼尾纹。
(3)那天,郊林清晨飘浮一层薄雾。雾中传来雄鸡唱晓。彭祖穿过湿凉竹林,在声声清脆鸟鸣的陪伴下,走向溪边。溪旁一名白衣汉子正蹲在水边洗东西。几个农人挨近观看,而后纷纷摇头:“疯子!”荷着锄头走开。彭祖走了过去,只见白衣汉子手拿一束稻草拼命在水里洗刷木炭。
(4)“干什么?”
(5)“将黑木炭洗白!”白衣汉子冷冷地白了彭祖一眼。
(6)彭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彭祖不以为意,笑了笑。活了这一大把年岁,什么大风大浪、稀奇古怪没遇过。
(7)“怎么可能?”
(8)“怎么不可能?像平常大家梳头发,不都把乌黑发丝梳成雪白?”
(9)彭祖无奈苦笑,“刷黑炭和梳头发是两件事,不能混在一块类比。”
(10)“谁说不可以?你想,黑木炭燃烧后全都化为灰烬。灰烬就是灰白色,”汉子语气坚定,“那表示黑炭可以变成灰白,用水刷久了,一定可以刷白。”
(11)“你的话似乎言之成理。可是你手中的木炭仍然漆黑。”彭祖低头,注意水中鹅卵白石间,点点蝌蚪正曳尾游动。
(12)“迟早会刷白,你看好了。”
(13)“老兄,要吹牛、骗小孩也不是这样。不要再瞎讲!”彭祖觉得这家伙大概精神有问题。
(14)“你不信,是不是?”汉子瞪他一眼,“好!告诉你,这是有根据的。八百多年前,就有人将黑炭刷白。”
有人?八百多年前?彭祖心想,这家伙真会杜撰,我活了这一把年纪,眼见耳闻,就没听说这等事?明明睁眼说瞎话。
(16)“谁?”
(17)“你一定不知道。”
(18)“说说看。”彭祖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对方。
(19)“彭祖!”
(20)“彭祖?”
(21)彭祖怔忡一下,迅即朗朗大笑起来。意念急转,他瞬时明白眼前这家伙的身份。自二十四岁在云雾山巅,八位神仙每人送他百年时光以来,阴间阎王便派鬼卒捉他回去,以便销案。可是没有一个鬼卒认得出他。
(22)“有什么好笑?”
(23)“怎么不好笑,要臭美也不要这么离谱!彭祖怎么会——”
(24)“怎么不会!你怎么知道他不会。”
(25)“我当然知道。”彭祖忍住笑意。
(26)“你是谁?”白衣汉子脸上疑云重重。
(27)“我,就是,你所说的彭祖。”彭祖不疾不徐道。
(28)“好啊!你不打自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汉子两眼发亮,磔磔怪笑。
(29)这次你跑不掉啦!”白衣汉子丢下手中稻草,露出狰狞鬼脸一步一步地逼近彭祖,“看你往哪里跑?”
(30)“我为什么要跑?”彭祖笑立原地。
(31)“你,不怕死?”白衣汉子愣住了。
(32)彭祖坦然大笑:“怕死也不会留在这里和你聊这么久。”
(33)“该来的,怎么也躲不掉!”彭祖气定神闲地遥望天际在雾中若隐若现的青青山脉,面带微笑。微笑里,彭祖走近松树下的巨大岩石。一阵飕飕凉风如白衣般飘了过来,石隙草丛间探出的金黄小野菊轻轻摇曳。彭祖安详地阖上眼,在困盹中,头枕灰白岩石,静静入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对话为主要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集中展示了彭祖与白衣汉子争论的细节,使彭祖与白衣汉子两个形象具体可感。
B. 小说中白衣汉子实为阎王的鬼卒的结局看似出人意料之外,其实前文已有暗示,如“彭祖察觉那汉子眼神深藏一股阴森寒意”。
C. 小说中白衣汉子用稻草洗黑炭,并举“青丝能梳成白发”的例子与彭祖争论,体现出他是非黑白不分的糊涂与坚持自我的固执。
D. 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很好地映衬了彭祖面对死亡时从容、淡定、平和的心态和凛然的风度。
2.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新颖的传说人物彭祖的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本文中彭祖的形象特点。
3.这篇作品写的是彭祖,却不以“彭祖”为题,偏以“黑白”命之。请你谈谈小说以“黑白”为题的用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下的文学生态无疑是“多元化”的。首先,作家不再是少数的精英人士,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我们着实进入了全民写作时代。全民写作的机制,导致文学作品爆发性增长。CIP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申报出版的文学类图书达到50230种,比2015年增加8.0%。网络文学作品存量更大,每天发表的网文超过1000万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与此同时,文学类型迭代速度加快,网络文学每年都会产生两三种新类型(如“种田文”“重生文”等)。文学已进入产业化、大数据、IP时代,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和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并存,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文学作品已成趋势,文学产业的粉丝效应日益彰显。
②这种多元的文学生态造就了多元的批评格局。借鉴蒂博代的观点,当下是全民批评的时代,存在着三种批评:有教养者的批评、专业工作者的批评、艺术家的批评。第一种批评群体以媒体、读者代表为主,依靠网络等媒介表达批评态度和观点,体量大但碎片化、感性化特征明显。第二种批评群体,就是依附于高校、作协等体制内的专业批评家。第三种批评群体是作家个人进行的辅助创作的研究,体量较小,他们主要以撰写“作家阅读笔记”的方式进行批评。
③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本应起到引领作用,因为“专业批评承担着两种不可替换的功能:其一,使文学的整个过去保持现实性;其二,因为对所处时代的作品的了解,亦因为对人文科学的了解,给予文学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尤其是在当今众声喧哗的境况下,专业批评更应该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拨云见日,正本清源,有力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④然而遗憾的是,面对全民写作的环境与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的危机。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学批评日益成为文学理论的附庸,不少批评者热衷于生造概念、套用空头理论,出现了大量“理论先行”“理论炫技”的文章,却无法解释真问题。其二,文学批评的尺度缺失,要么就是以文学审判官、文艺导师自居,对作品吹毛求疵,尤其对当代文学做过度灰暗的解读,一切批评沦为纯粹批判;要么就是人情化、商业化批评泛滥,批评沦为宣传的附庸,不讲逻辑性,更不用说创新性。批评界不少学者将这些现象归因于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但在我看来,更根本的是:专业批评圈于传统批评范式的规约,未能鲜活、敏感地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范式危机造成批评失去准确性和力度。
⑥传统的一元式的批评范式不足以应对当下多元的文学生态,在这个后现代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即建构一种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新的批评范式。
(摘编自《名作欣赏2017年3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全民写作时代,而文学作品已经成为面对特定读者群“定制”的产品。
B. 在多元的文学生态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文学批评中,通过发表评论使文学进步。
C. 专业批评家对文学有着更准确、更具技术性、更和科学的描述和阐释,能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D. 文学发展越来越繁荣,文学批评却没有跟上步伐,特别是专业批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当下的文学生态出发,引出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讨论,指出文学批评迫切需要“建构主义”。
B. 文章主体部分将当下的文学批评分为三种,重点对第二种文学批评—专业批评进行了批判。
C. 文章在论证全民写作时,使用了一系列具体数字,表现了当下文学作品迅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D. 文章第四段从两个方面对专业批评失语进行了介绍,然后又对出现失语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消费式的类型文学阅读、鉴赏式的纯文学阅读都有其潜在的读者群体。
B. 在多元化批评格局中,专业批评应投身于时代洪流中,起引领作用,回应新问题,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C. 面对文学的产业化趋势,专业批评界出现了失语危机,其根本原因是批评主体的人格塌陷、伦理缺失。
D. 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新的批评范式更有助于建立起适应当下时代特性的批评观和方法论体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么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时就贷款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之后一面工作一面还贷款,终于在退休之前还完了贷款。一个中国老太太一生工作,终于在60岁时挣够钱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住了进去。
在人们纷纷感叹二者消费者观念的差异时,这则故事却被证实是中国房地产界和银行界中流传的一个假故事,更有专业人士经过计算发现,如故事所述那样提早买房,消费者会付出比原来多3倍的金钱,而银行、开发商都将因此获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仿照例句,从所给的三个事物中选取一个为素材,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例句:蜡烛
正面:不惜流尽一生泪,只为照亮一片天。
反面: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给定事物:月亮 风筝 显示屏
事物:
正面:
反面:
下面是被误传后的某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婆”改“姥姥”一事的处理意见,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修改后注意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我委了解有关情况后,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教育出版社认清事实,向大伙儿说明有关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是贵成市教委教研室会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治,向作者和社会各界抱歉,并与作者沟通,将该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同时依法保证作者权益。……
郁达夫与徐志摩素有交情,二人曾一同就学于杭州府中学堂。徐志摩去世后,郁达夫曾托人为他写了下面一副挽联。下列四个选项中,补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诗传宇宙, , ,老友如君先宿草。
华表托精灵, , ,深闺有妇赋招魂。
A. 竟尔乘风归去,一生一死 何当化鹤重来,同学同庚
B. 何当化鹤重来,同学同庚 竟尔乘风归去,一生一死
C. 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 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
D. 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 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