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么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么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时就贷款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之后一面工作一面还贷款,终于在退休之前还完了贷款。一个中国老太太一生工作,终于在60岁时挣够钱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住了进去。

在人们纷纷感叹二者消费者观念的差异时,这则故事却被证实是中国房地产界和银行界中流传的一个假故事,更有专业人士经过计算发现,如故事所述那样提早买房,消费者会付出比原来多3倍的金钱,而银行、开发商都将因此获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两个老太太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位中国老太太,含辛茹苦地过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临终前攒够了买房子的钱,搬进去只住了一天,就死了。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通过贷款买了一套房子,一辈子住得舒 这个故事在中国刚刚出现商品房的时候,为推动中国的房地产还有金融业确实起了不少的作用。到如今,贷款买房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已是天经地义。 然而,这样的故事在不久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版本:美国的老太太,很年轻的时候就买上了很好的房子,房子的总价格甚至超过了她一辈子所能赚到的钱,但银行对这样的事实似乎视而不见,照样把贷款给她;老太太的工资也不高,但还是挥霍无度,快活地过了一辈子以后把一堆烂账扔给了银行,房子也被银行收了回去。显然,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上了天堂的美国老太太对这些欠债根本就不在乎了。这不能不让人想起那句名言:“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曾几何时,“美国梦”也是一个让人激动的美好梦想:无论你的种族、年龄、性别、信仰,只要你努力,你就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所有的一切只取决于你的态度和能力,而不是出身、阶层、帮派等等不光彩的东西。 隐藏在美国梦背后的,是一个关于良心的逻辑:来到美国虽然不意味着你会自动拥有不尽的财富,但你可能获得一个公平的机会;一切正义都将压倒邪恶,我们的世界将在所有对“美国梦”的追求下成为理想的天国。 次贷危机对美国最大的打击并不是在金融市场,而是摧毁了对这种良心逻辑的信心。金融业的实质本是协调资源配置,帮助大家能更有效地达到目标。但在次贷的逻辑下,这种协调性的安排变成了掠夺性的工具。买不起房子不要紧,依靠房价本身的上涨可以将这种亏空填补,而房价的上涨则依赖于信贷的扩张,信贷的扩张本应对应现实的经济活动,现实经济如果疲软,整个国家就会被迫推上对外扩张的道路。那些通过次贷拥有房子的人,可能不曾意识到,替自己抢房钱的,是那些身处伊拉克的美国大兵。 在次贷的逻辑下,财富的积累不取决于公平的竞争,而是看你是否参与这样的金钱游戏。在次贷里你可以瞬间积累别人一生也无法得到的财富,而且,真正需要你做的工作为零。次贷改变的绝不仅仅是财富的分配,更是对整个社会聚敛财富方式的质疑:你什么都不做,却可以拿到比别人更多的金钱。 眼下,美国的大选日益临近,奥巴马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与其说这是美国人在寻求变革,倒不如说是利用这样的“童话”来延续美国梦。现在美国需要的,是重拾对良心逻辑的信心,美国人在用“黑人当总统”这样前所未有的事情,来暗示自己仍有创造未来的可能性。 让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故事,中国的老太太在美国老太太的鼓动下也贷款买了房,买完以后发现,尽管拥有了舒适的住宅,但自己时时刻刻需要为房屋的贷款担心,工作上也变得兢兢业业,因为一旦失去,她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房子。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的老太太才发现,创造美好生活的,不是无限的自由,而是责任。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所给的材料是有关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的故事。这个故事成为人们提前消费的经典向导。中国人几乎是妇孺皆知,深入民心。这则故事反映了二者消费者观念的差异,但是这则故事却被证实是中国房地产界和银行界中流传的一个假故事。更有专业人士经过计算发现,如故事所述那样提早买房,消费者会付出比原来多3倍的金钱,而银行、开发商都将因此获益。时至今日,奸商横行,商业陷阱层峦叠嶂,炒煤、炒钢、炒房,商人的踪影无孔不入。民众用透支未来的钱支撑起现代商人聚富敛财的超级神话。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提供以下的参考立意:商家的良心何在、高明的营销理念是尊重,担起应该肩负的责任,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不同的消费观念带来了一批房奴,竞争也要有良心有底线,要科学处理享受与消费的关系,为了盈利就欺骗顾客是错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例句,从所给的三个事物中选取一个为素材,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

例句:蜡烛

正面:不惜流尽一生泪,只为照亮一片天。

反面: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给定事物:月亮    风筝    显示屏

事物:                                        

正面:                                        

反面:                                        

 

查看答案

下面是被误传后的某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婆”改“姥姥”一事的处理意见,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修改后注意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我委了解有关情况后,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教育出版社认清事实,向大伙儿说明有关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是贵成市教委教研室会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治,向作者和社会各界抱歉,并与作者沟通,将该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同时依法保证作者权益。……

 

查看答案

郁达夫与徐志摩素有交情,二人曾一同就学于杭州府中学堂。徐志摩去世后,郁达夫曾托人为他写了下面一副挽联。下列四个选项中,补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诗传宇宙,                             ,老友如君先宿草。

华表托精灵,                              ,深闺有妇赋招魂。

A. 竟尔乘风归去,一生一死            何当化鹤重来,同学同庚

B. 何当化鹤重来,同学同庚            竟尔乘风归去,一生一死

C. 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            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

D. 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            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二时辰:早在西周就已被使用,汉代时这些时辰依次被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等。其中的“黄昏”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点到七点。

B.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

C. 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后新君即位,都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

D. 建安风骨:汉魏之际形成的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代表人物有“三曹”和“七子”(即嵇康、阮籍、山涛、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由孔子编纂而成。其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被称为“春秋笔法”。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共33篇,分为十二策。

D.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作者自古存在争议,迄今未有定论。西汉史家司马迁认为《国语》作者是左丘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