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90后”辽宁舰...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90后”辽宁舰退役女兵古丽帕丽·乃比江饱含真情地讲述她心中的海军梦,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之间的关系。工程师夏荔讲起了一家三代铁路人的故事展现了个人奋斗与祖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淄博绿皮小火车列车长赵新华将中国最慢小火车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岗位坚守与祖国腾飞之间的关系。23岁清华博士刘浩宇回忆学校前辈投身祖国建设的故事深情呼吁当代青年到世界需要的地方去展现了青年未来与祖国影响之间的关系。奥运冠军荣静飙泪讲述自己的轮椅击剑梦,展现了残疾人与祖国荣誉之间的关系。不论什么职业,什么岗位,什么群体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假如你是参赛选手,你将会如何“为时代发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演讲稿,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超越自我———在为祖国创造价值中承担起历史使命 各位评委好,各位观众好: 今天的演讲的主题是“超越自我———在为祖国创造价值中承担起历史使命”。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从哲学角度看,它还是一种源于情感超越情感的理性思想,是一种人生观,是把个人价值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暴行,让当代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以及所有有志青年,只有发扬五四运动光荣传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任彦申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从一定角度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的反面教材。当代大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愿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觉,这样迫切。” 大学生始终是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一代,也会成为国际霸权主义势力推行“和平演变”和“西化”战略寄托幻想的一代。曾几何时,由于国际范围内各种文化力量相互冲撞的复杂局面的影响和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个别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的取向上出现了理想淡漠、急功近利、轻视德行、自我中心等消极倾向。在他们看来,民主和自由就是摆脱一切,代之而起的,是畸形的“自我实现”。然而事实一再证明,完全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是游离于社会需求与历史轨道之外的一种可怜的逃遁。一位哲人说过:“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的合作、交流,人类社会因此形成了社会分工,有了社会分工也就有了行业、职位的区别,有了行业、职位的区别就有了各行各业、各种职位的相对利益,有了各自的相对利益也就引发了人们对各自利益的追求,人们在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也就产生了摩擦、碰撞和冲突,种种摩擦、碰撞和冲突将整个社会联为一个利害关系的整体,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害关系网。 在这张利害关系网中,任何节点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其相连的其他节点的利害关系,其他节点利害关系的发展变化又带动了与其相关的其他节点的发展变化……直至传遍社会关系的每个角落.每个节点都无法离开这张网而独存,社会就是这样处于矛盾斗争、合作协调的动态平衡中…… 这张网由谁来编织?根据什么标准来编织的?编织它的主角就是国家(更确切地说以前是君主现在是政府)。在君主“家”天下的时代,自然是从君主的立场出发,以有利于维护其专制统治利益为标准来编织,他们根据各行各业与自身利益的关联程度而赋予各行各业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换而言之,就是职业决定了人们的地位与财富,而非才能、努力和品德来决定的;前者是主观人为所制造的不公平,后者是客观平等机会所创造的结果。 在当今政府时代,不同的政府编织标准也各异.专制政府的标准本质上同君主们无异,只是变换了形式而已.在民选政府的社会中,由于政府的意志是大多数国民利益的代表,因此社会制度在较高程度上表现了公正、平等、自由的原则,为全社会创造了一个平等的机会,让人民能够依据自身的喜好与努力去获得相应的待遇。 因而,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一切.在专制国家中,由于其立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最高统治者“家”天下,各部门、各地区的权贵们也就“家”部门、“家”地区,广大民众也就成了他们的“家奴”.在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安全感的社会中,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包括统治阶层自身!想操纵别人命运的人,自身的命运也被别人操纵着!在特权肆虐的现实中,现在没有遭遇特权的侵害并不等于以后也不会遭受特权的侵害,特权就象笼罩在每一个人头顶上的乌云,人们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它的“清洗”,它不必给你理由、也不会让你有时间准备…… 醒悟吧,人们!关注社会就是关心自己,只有民主、法治的社会才能保障每个公民的应有权利不受特权的肆意侵害,才能构筑平等、和谐的社会,人们才能享有人权、自由与安全…… 谢谢大家! 【解析】试题分析:(一)命题意图:这则材料其实有很明确的任务指令:1、写作的身份是参赛选手;2、问题要求是演讲稿。3、主题要求是“为时代发声”;4、条件是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背后隐性要求: 1、你是如何认识今日中国的,你要为中国的那些方面特征而发声,你要告诉大众一个怎样的中国。如果学生从繁荣背后的隐忧写作也是可以的,但一定注意,这种隐忧是积极的,为祖国发展建言献策,为正义的中国发出正能量的声音。 2、作为个体的你和祖国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国家是一个很宏大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可以是通过那些细小的,可以触碰的个体去感知他们。在行文过程中,必须把个人和国家结合来写,多维角度体现思考的深度会更令阅卷老师赞赏。 (三)审题指导:明确你的生活和祖国之间的关联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是在替国家争光!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5、曾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中国青年,国之栋梁。 6、今年有了微博的勃兴,这个国家越来越像是一个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像邻居一样生活。嘘寒问暖,相互救济。 7、围观继续改变中国,也改变着围观者与被围观者。 8、你的努力,就是这个国家的方向。你的价值观,构成了这个国家的价值观。你是大地,你是时间。你是你所期许的国家,你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四)逻辑关系:小我与大我 行文中,这则材料有一个条件是“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之间是有联系的”。中间其实体现的是小我与大我之间的逻辑关系 1、小我体现大我,个人的生活变化反映出国家的发展变化 2、大我影响小我,国家的发展变化促进个人成长,实现自我。 3、小我影响大我,个人可以影响国家,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我们可以说,责任就是让中国更美丽。 (五)演讲稿格式: 1.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 2.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 3.正文 4.结尾(如:谢谢大家) 讲演稿的结构由标题、称呼和正文三部分构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方便出行,某校园推出ofo小黄车。下图是小黄车使用方法及规则。请把这个示意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三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其中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将于2017年12月15日截稿,请各位同学尽快将你们的文章交给老师,过时不候。(竞赛通知)

(2)冬天已过,云南即将迎来旅游的旺季。在这里,我谨代表单位向鄙省发来贺电,预祝新的一年云南旅游业节节攀升,再创佳绩。(祝福信息)

(3)据报道,2016年共有362位民警在工作中丧命,4913人负伤。对此,公安部表示,警察的执法需要社会中每个人的支持。(时事新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 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 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 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 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 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管仲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只有在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能引导人们遵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鲁迅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借松柏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环境考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①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荆南人,王维好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中的第一句写出了作者在长安道上摆好酒席为朋友送行的场景。

B. 诗中的“同心”即志同道合的朋友,足见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意

C. “拂荆扉”实写好友已经回到了家里,把自家的木门扣开的情景。

D. 作者感伤于好友的落第,并且为好友此后的前程感到担忧和无奈。

E. 作者劝慰好友:他落第只是时机不当,切莫以为赏识他的人稀少。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