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无问西东》等影视作品登上热播榜首。这些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无问西东》等影视作品登上热播榜首。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生动传奇,叙事布局环环相扣,人物形象立体饱满。然而它们最引人注意的闪光点却不是这些,而是结尾时主人公之间关于信仰、生命和爱的对白。其作品内涵的丰富性标志着中国当代战争文艺作品的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文艺尤其是战争文艺作品的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强大的自信力,才会产生相应程度的表达力和反思力。

就战争题材而言,改革开放初期的作品对战争进行了回望性的思考,但在创作主旨、审美理念和写作手法等方面都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八十年代之后,战争文艺创作开始摆脱单一性态势,出现了新历史主义和国家民族形象意识较强的重构型作品,如《红河谷》《亮剑》等作品。新世纪以来至今,人们开始对历史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哲理反思型的战争文艺创作逐步成熟,如《集结号》等。这类作品对生命个体的战争体验进行了存在主义式的追问,对宏大战争历史进行了本质性的探索,具有浓郁的生命哲学思考和理性精神叩问的色彩,达到了中国战争题材文艺创作的新高度。《无问西东》等作品能做到在叙述历史、表现战争的同时,既真切再现了战争年代的惨烈风云,又在再现时拥有着足够的自信,对战争双方的个体都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达到了从容自信、包容悲悯的哲思之境。

究其原因,主要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扩展与深入,中国既在经济层面上走向了繁荣与富足,在国际事务中里现出底气十足的大国自信,更在哲学、政治、文化领域建构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这一体系接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在开放化、多元化的语境中确认了前行的思想资源。这一种以“推已及人”“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思想,使得文艺作品具备了超越性的自我生长力,为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哲理反思品质奠定了思想资源。

战争文艺应当表现战斗者的牺牲精神和英雄壮举,也应当探索战争的意义,但却不应热衷于简单地表现胜利方的欢欣之情。战争文艺应该更加关注的是战争如何影响了人,影响了人的身体、生活、命运、灵魂,从而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质和时代特征的中国故事。虽然不能回避中国文艺的诸多不足,甚至也有过大量“抗战神剧”一哄而上的情况,但我们相信,有了立足于本土民族文化传统的底气和全球化的视阈,有了来源于强大自信的深刻反思力,中国的文学艺术就有着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摘编自赵启鹏《战争文艺的新时代品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无向西东》等登上热播榜首,表明中国战争文艺的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

B. 中国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成长,实际上就是由不自信到从容自信的过程。

C. 中国经济上的繁荣与富足使得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得以建构。

D. 牺牲精神和英雄壮举,战争的意义和对人的影响,都是战争文艺的表现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我国战争文艺作品热播入手论述,分析了中国文艺自信力的来源。

B. 文章列举《红河谷》等作品,阐述了我国当代战争文艺作品创作的嬗变。

C. 文章毫不回避我国战争文艺作品的不足,这体现了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

D. 文章由现象阐明观点,层层深入,分析了战争文艺作品热播的经济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争文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自信力,就一定不会有相应程度的表达力和反思力。

B. 要深入地分析《无问西东》等热播的原因,就不能无视中国经济变化的影响。

C. 当代战争文艺作品展现出自信力,主要是因为没有热衷于简单表现胜利的欢欣。

D. 我国的战争文艺作品要想具有超越性的自我生长力,需要立足本土、着眼全球。

 

1.D 2.D 3.D 【解析】 1.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自信力开始变得真正强大”的标志是“表达力和反思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B.“不自信到从容自信”错,初期不一定是不自信。C.“中国经济层面上的繁荣与富足”与“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新体系的建构”在文中是并列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无友不知己者。后世对此一般有三种理【解析】
其一,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其二,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三,不跟和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这些理解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不同的人际交往现、人生价值观。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大家对这几种理解进行讨论。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阐述自已的观点及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医院为方便病人住院张贴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组织学生到曲阜参加“儒家文化之旅:三日文化修学游”活动时,一位导游在孔庙所作的解说词,其中有五处不合解说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①亲爱的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孔庙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高兴。③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尸骸的地方。④两千余年历代的重修扩建,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⑤孔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文化遗产名录)。⑥庙内苍松翠柏茂密,走在林荫路上,无法窥知庙宇全貌。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⑧瞻仰圣人的陵寝,感受浓浓的儒家文化!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尽心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为轻”三句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表现。

(2)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责任,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3)《论语·述而》中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教育学生时,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②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贫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没写行时的歌舞盛宴与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

B. 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环境,表现了李副使不畏艰苦的豪迈气概。

C. 颔联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岂能”暗示出他长期驰骋疆场,时常惹起乡愁。

D. 这首诗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语言,具有亲切洒脱的效果。

2.诗的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