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施与,工作、欢乐与忧伤、房子,罪与罚、时间、友谊、美。
这是巴黎著名诗人卡里·纪伯伦散文诗集《先知》里的关键词,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对人生、社会、生活等某一方面的思考。
要求:选好关健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校“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方案,请把这个方案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功课的教学,都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①_________,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②__________?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③_______,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感,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
B.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
C.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住
D.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 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薛荔抒情,以解心愁。
C.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
D. 古代文人大多怀才不遇,或仕途不顺,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层金色
B. 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小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注)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此诗写于大和三年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无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洁白纯净的景象。
B. “遥想”表明空间之远,而“正如此”则表明了这份情感不会因距离而减弱。
C. “知君当此夕”中“知”字,语气肯定,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
D. 颔联和颈联,均用“对面落笔”的手法,写友人的行动和所处的环境,表达诗人对其的思念。
2.本诗前六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