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材料一:专家说,如果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培养行动。而这也是众多家长的心理。近年来,随着孩子的培训“起跑线”不断提前,一批批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一群群几个月大的婴儿每周按时和爸爸妈妈去“上课”;英语、画画等培训教育的年龄也在不断提前。
材料二:据载,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赶路途中,偶然发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写的石碑。他观赏了一阵,刚准备离开又忍不住返回,然后下马继续研究。最后,干脆坐下来反复揣摩,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三天。如此专注,不知者或以为痴,却是成就事业的必然。
材料三: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稚良心。——南宋李伯玉奏疏(注:童子科,科举考试中特为少年应试者所设的考试科目)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一下你的感悟和看法。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将下面这个句子按要求改写,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委婉的语气:_______________
(2)强烈的语气:_______________
下面这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及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五处并加以改正。
邀请函
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9月24~30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
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琴的悠扬,歌的奔放……等。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7年9月16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相比早已_______的高铁,作为我国铁路另一高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载铁路却一直_______。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办的首届重载铁路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会在河北沧州举行,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进入展厅,中央的大尺寸沙盘首先映入眼帘,直观清晰地展现了国家能源集团铁路集疏运系统的地理分布。展厅中最_______的是由三节车厢组成的机车模型,它就是“神华号”十二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传统的机械开关地面过分相设备存在开关寿命低、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等缺陷,为此,神朔铁路分公司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列车无感知过分相,对重载铁路的运能提升、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司机操作强度、提高车—网匹配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启了铁路牵引供电技术新纪元,值得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家喻户晓 无人问津 有目共睹 万古流芳
B. 脍炙人口 鲜为人知 有目共睹 大书特书
C. 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引人注目 大书特书
D. 脍炙人口 无人问津 引人注目 万古流芳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呈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B. 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全面表现了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
C. 本次展览会围绕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表现。
D. 本次展览会以“科技前行智慧重载”为主题,对我国重载铁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全面呈现。
3.下列在文中波浪线初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便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B. 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也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C. 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是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
D. 展览中的重载铁路智能电分相装置则是本次展览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勉。
(2)李煜《虞美人》中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儿飞回。
阅读下面的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平凉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 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 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 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之中闪耀出新的境界。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