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散文是一个现代建构,不是自古就有的。中国的文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散文是一个现代建构,不是自古就有的。中国的文学,本来是一个“文”的传统,到了现代,小说和诗充分完成了现代转型,但是散文的现代性转型还没有完成。

②要我看,现代以来最伟大的散文家只有一人,就是鲁迅。在鲁迅的手里,散文真正变成了一个强有力地表达现代人复杂经验的文体,比如他的杂文、他的《野草》。可惜,鲁迅之后几乎是后无来者。

③我现在每逢写散文,要给自己立一个规矩,尽量不要带古人腔,甚至不要带文人气——那些在散文传统中深深积淀着的陈陈相因的文人气的东西,那些从古典散文传统中因袭下来的腔调、笔法。每当提笔之前对自己有个建议,要写现代的散文,要让散文表达现代的真实的复杂经验。我们还不习惯在散文中表达这些。我们很容易就被沉重的“文”的传统裹挟,使文章变得优雅、平滑、顺溜、好看,但是,是假的。

④散文作为一种认识自我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文学形式,它的前途就在于完成现代性转型,真正地面对书写的难度。当你有苏东坡等古人附体的时候,书写是没有难度的,但是当你要面对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在这个感受中确定生活的意义,把它的复杂性写得清澈,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但是就要做。

⑤说到底,“文”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广大无边的“文”;另一个是这个小小的文学的散文,文学的散文实际上也是广大无边的“文”的一部分。所以文学的散文承担着责任,就是要能够真实地穿透陈陈相因的东西,真实地书写自身、书写这个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散文是承担着先锋的、探索的责任。在我们的散文中充斥着套话、老调子,我们的那些各种各样的文章,可能同有此病。

⑥散文的真理也就是那么两句。第一句,孔子说的“辞达”;第二句叫“惟陈言之务去”。我们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惟陈言之务去”,要害不在于是否是陈言,要害在于我们要做个“新锐作家”。以前别人没有感受到的、没有说过的,“新锐作家”现在要想办法把它说出来,给它形式,给它逻辑,最后把它形成一篇文章。如果能够克服这个难度,你得到的一定是一篇值得写的文章。你不仅得到了一篇文章,你也在这个写的过程中,更有力、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或者认识了事物。因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事物,它的真相其实都是隐藏在你那个说不出来、表达困难的地方,你把它说不出来,那你的道行、眼光和本事就都长了一层。

⑦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努力做到“辞达”,努力做到直接地、有力地、清晰地、有逻辑地把自己生命里和世界里那些难以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这就是现代的散文。

(选自李敬泽《面对散文书写的难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实地书写自身复杂经验、书写这个世界的散文不是自古就有的,它需要进行漫长的现代性转型。

B. 如果散文是一种强有力地表达现代人复杂经验的文体,那么鲁迅是现代以来唯一最伟大的散文家。

C. 作者认为,借鉴古代散文传统的散文就不难写作,独抒性灵、“我手写我心”的现代散文就难写。

D. 散文的难度在于逻辑清晰地把作者自己生命里和世界里那些难以表达的东西直接而有力地写清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重新定义了现代散文,强调散文承担着先锋的、探索的责任,应表达现代的真实的复杂经验。

B. 开头摆出散文尚未完成现代性转型的问题,中间依次分析其原因和病症,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C. ②至⑤段主要运用了例证、对比论证分析当下散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呼吁写真实自然的现代散文。

D. 最后两段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来阐述观点,号召每个写作者都应努力做到“辞达”和“务去陈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不扬弃古代散文中“文”的传统,不表达现代人的真切体验,就难以完成散文的现代性转型。

B. 因为散文背负着最深厚的“文”的传统,一些散文充斥着套话、老调子,所以散文转型任重道远。

C. 只要散文创作汲取传统中的腔调、笔法和文人气,写得优雅、平滑、顺溜、好看,那就是伪散文。

D. 作家只有想人所未想、道人所未道,才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同时也能提升他自己的眼光和修养。

 

1.A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说法绝对。原文是:“要我看,现代以来最伟大的散文家只有一人,就是鲁迅。……可惜,鲁迅之后几乎是后无来者。”C.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当你有苏东坡等古人附体的时候,书写是没有难度的,但是当你要面对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在这个感受中确定生活的意义,把它的复杂性写得清澈,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D.偷换概念,选项所言应属于“散文的真理”或“现代的散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杭州的37岁外卖小哥雷海为逆袭夺冠。雷海为早早辍学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自学了诗词格律,从此就开始了业余时间专攻诗词的生活,凭着丰富的诗词储备,他用近乎完美的表现击败了对手。董卿都忍不住为他欢呼,全场百人团为他鼓掌。

也有人不以为然地说:“读了这么多诗,却还只是一名外卖小哥,有什么用?”南京师范大学的郦波教授评价他“海阔天空,大有作为”。他自己说:“不管眼下加何,人都要有梦想,要有追求。”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围绕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王先生给儿子庆祝满月设宴,在请帖上他写的是“庆祝弄瓦之喜”。

B. 小林因做错了事情向同事小贾道歉,小贾说:“没事的,我会海涵的。”

C. 我忐忑不安地把习作交给老师,说:“这是我的拙作,请您不吝赐教。”

D. 放心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一定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葛市把生态廊道绿化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突破口,以各级廊道为骨干,增加道路两侧绿化宽度和厚度,着力打造全域“绿色长廊”。

B. 这是全面、客观描写曹操一生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充分肯定了曹操的地位功业、贡献影响。

C. 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强城市建设品位,需要破除陈旧,腾笼换出更多发展空间,棚改势在必行。

D. 社会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先进文化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促进作用将越来超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许昌第十二届三国文化旅游周的倒计时标志,既有汉魏古风,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本地概念,者实令人耳目一新

②外卖小哥沉着冷静,处变不惊,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击败北大硕士获得总冠军,者实令人大跌眼镜

③小林对父亲说:“我有一道数学题要向您请教,希望不是问道于盲。”

④美国对中兴通讯发出“七年”出口禁令。面对围追堵截,我们不能夜郎自大,必须明白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不受制于人。

⑤4月22日下午,7位全国健康养老行业的专家一致认为,邸陵具备规划建设健康养老示范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⑥目前部分景区仍存在旅游服务不合格的问题,一些游客反映某景区的食物味同嚼蜡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掌心化雪

丁立梅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叙述,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明白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她甘愿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哪怕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也要为家庭分担困难。

B. 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虽然家境困难,却依然坚强而自豪地走进了校园,感受者校园雪中琼楼玉宇般美好的世界。

C. 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D. 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正是语文老师送给她的这些有着满满爱心的礼物,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

E. 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2.文章中,“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3.文章中,作者说,“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怎样理解“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请简要分析。

4.“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刘捕)“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克鲁普斯卡娅)这些话给你什么启示?结合文章及生活实际谈一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