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见:看见...

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杀鸡为黍而食之,其二子焉。        见:看见

②会桃花之芳园,天伦之乐事。        序:通“叙”

③举直诸枉,能使枉者直。            错:错过,避开

④加之以师旅,之以饥馑。            因:因此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困厄,处境艰难

⑥且举世誉之而不加                劝:劝勉

A. ②③⑤    B. ②⑤⑥    C. ①④⑥    D. ①③④

 

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错误的是:①见:介绍,引见。③错:通“措”,安排,安置。④因:接着。其它的解释都正确,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8届高三毕业生的毕业典礼,是设在学校庄严的大礼堂举行的。高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

B. 中国要实现伟大的复兴,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C. 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D.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国家是否富强,往往不是取决于它的历史和军事实力,面是取决于它的发展理念。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安全无小事。大家出入时要注意锁好门窗,免得让小偷逮到机会,登堂人室,窃取财物。

②她身材微丰,珠圆玉润,脸上也常年带着微笑观之可亲。

③当今社会,鱼目混珠,总有那么一些不敬生命、不敬道德的人。他们总是振振有词地为自己开脱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④这张老三本来就是个耳软心活之人,这不,别人几句连蒙带哄的话,就使他马上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信以为真了。

⑤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⑥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深恐掉入名利陷阱,他律己极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弘一法师所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内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应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诵读。

B. 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催”和“寒”两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

C. 此诗写了诗人多种感慨: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的凄寒;既有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D.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声音来写战争,更加痛切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前两联着重写所见所闻,后两联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非常和谐。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诗句,从诗句的气象雄浑和具有丰富的言外之意两方面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常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绾封为长安侯。长安,故咸阳也。

项籍死,使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还,从击燕王臧荼,皆破平。时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上欲王绾,为群臣觖望(注)及虏臧荼,乃下诏,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知上欲王绾,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上乃立缩为燕王。诸侯得幸莫如燕王者。

汉十年秋,太上皇崩,豨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上如邯郫击豨,燕王绾亦击其东北。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绾亦使其臣张胜使匈奴,言豨等军破。胜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亡在胡,见胜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兵击燕。绾疑胜与胡反,上书请族胜。胜还报,具道所以为者。绾寤,乃诈论他人,以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而阴使范齐之豨所,欲令久连兵毋决。

汉既斩豨,其裨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豨所。上使使召绾,绾称病。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绾,因验问其左右。绾愈恐,閟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族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绾。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高祖崩,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余,死胡中。

(注)觖望:抱怨,不满意。

1.下列文中波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B. 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C. 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D. 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也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说法。主管一里的人叫里长。

B. 吏事既可以指政事、官务,也可以用来指刑狱之事。根据语境,文中的“吏事”的含义应该是后者。

C.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东汉时期,以太尉、司马、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马管民政,司空管监察。

D. 长沙:指吴芮。他本来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部落领袖,后拥刘邦为帝,被封为长沙王。下文的“淮阴”指准阴王韩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绾和高祖幼年相识,情谊深厚。他们同日出生,又是同乡,卢绾在高祖微末之时就追随他,是高祖最亲近信任的人。

B.卢绾追随高祖后屡立战功,最后被封为燕王。虽是群臣论功举荐,但其中也有皇帝私心偏袒的因素

C.卢绾精于谋算。陈豨反叛后,他立即派范齐为使臣出使匈奴和陈豨联合想坐收渔翁之利。

D.卢绾投弃匈奴后境遇不佳。他只是名义上的东胡卢王,并不受重视,又遭受了劫掠。最终他后悔自己出逃匈奴。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虏臧荼,乃下诏,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

(2)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选自《论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