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

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

要求:选择上面联大精神中的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岿然人生,无问西东 1938年,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共同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落成,黑暗的抗战时期,它犹如一盏闪烁的明灯,照亮了一个时代的落寞和痛苦。 八年,可以谱写慷慨的悲歌,可以成就人生的涅槃,可以挥洒无畏的热血,可可能托举三千个乃至三万万个梦想。八十年后,如果回溯,站在新时代的我们与他们相遇,诉说不尽的是少年意气的张扬乐观,也是鉴定铿锵的弘毅致远,是鲜衣怒马少年时挥斥方遒,也是国有难而万心齐的家国情怀。 诉说不尽的,是那烽火年代里两抹顶灿烂的亮色,不曾暗淡的乐观与坚毅。 有谁会在敌机的轰炸中救下一笼鸽子?有谁会在防空警报响起时在锅炉房里煮上冰糖莲子?有谁会在轰炸的间隙在峭壁诵诗?有谁会在暴烈的大雨中静坐听雨?不过是因为怀有对拯救生命的希望,对再度平静的希望,对民族未来的希望,因为剑指远方,所以能无视万难,冲破风雨,放手去做,无问西东。 山云做幕,攀岩观火,请由我引吭高歌,在世界之外,在时间之中,有情有梦。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连书桌都无处安放的残垣,在母亲臂弯中死去的无辜孩子,一个毅然从军的贵族青年,一句“进哀鸿遍野,饿殍遍地,儿怎敢言累?”我突然明白了,高贵不只是克己复礼温润如玉的教养,还有心系天下不苟安于世的胸怀,一种遵循本真的善良和信仰,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和脊梁,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你的人生,可以是勇气,可以是无畏,可以是自由,可以是灵魂转向,可以是向志而生,可以是波澜壮阔,也可以是简单而又伟大。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可是管他满路泥泞还是铺满荆棘,最初的一步,都要由你迈出。 头角峥嵘,忠肝义胆,请由我引吭高歌,愿心之自由,共天地俊秀,无问西东。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首先总结“西南联大”的成就,然后总结出六中精神,根据这六种精神可以归纳整合进行立意,西南联大六种精神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国家社会意识方面,一类为个人的理想抱负方面,一类为性格、品质方面。立意时最后不要跨类立意,那样会显得牵强。行文时应紧扣班会的主题内容,将西南联大精神与新时代中学生成长相联系,并注意发言稿的对象,所选关键词要形成有机的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横线上。

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酷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虚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

敬礼!

刘星

2018年3月3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填入横线上使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卡耐基(成功学之父)和柯立芝(美国前总统)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A. ④①②⑤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⑤④①②③    D. ②⑤①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的问题。

B. 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D.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人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查看答案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鼓(pí)        迤逦(yǐ lǐ)    踯躅(chí  chú)    云销雨霁

B. 洲(tīng)    舟(piān)    锱铢(zī  zhū)    廊腰漫回

C. (qì)        (dì)        (qìng)            皓腕

D. 忽(shū)        暑(rù)        剽掠(piăo  nüè)    雕栏玉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提琴

[美国]保琼斯

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是他父亲给了他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傅,在爱塞克斯大街新开辟的铺面是他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下面打算作为面包房,背面将辟为冷饮室,里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贴面。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贷款……”她呜咽地说道,“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我们要成为叫花子的,卡尔。”

“我想稍微讲几句。”舅舅说,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

“哦,迈克!”母亲很吃惊。

“我可不愿那么做,迈克。”父亲说道。

“如果你赶快的话……”迈克舅舅告诉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关店之前赶到他那里。”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于是我父亲腋下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夹着那只提琴盒。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你说是吗,玛丽?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兴,卡尔。”

“一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裁决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在大学里念书的费用。”

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

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他们难道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吗?”一天晚上,父亲问我。

我告诉他确实有。

“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两百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亲确实是这样。不过她不再忧心忡忡,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在我离家的头一天,父母都在店里忙着,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这位老人从后房走出来,眼睛像猫头鹰般一眨一眨。

我打开琴盒!它值多少钱?”

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

“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

“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恩格勒的女儿?”

“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当然,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在我离家前最后那次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她问道,一面把手贴在自己胸口,“你们把它卖了?”

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亲高兴起来,显得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篇小说以一件特定的物品为标题,围绕提琴展开故事情节,提琴既是一个具体的道具,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B. 小说第二段为舅舅决定忍痛卖琴、父亲去卖琴、舅舅把它作为财产送“我”、母亲舍不得卖琴、“我”去卖琴等情节提供了依据。

C. 这篇小说通过舅舅和父亲两个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舅舅的伪善和父亲的虚荣,而“我”为了不揭穿亲人的谎言,又以善意的谎言隐瞒了事实。

D. 父亲和“我”两次卖琴,又都没有卖出,其真相在“我”卖琴时才由乐器店老板揭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小说艺术构思之精巧。

E. 这篇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尤以人物心理描写见长,表现了人物的复杂的关系和复杂的情感,揭示了社会下层人物不幸的命运,读起来倍感沉重。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

⑴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3.请概括“我"(小玛丽)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4.小说第一段说:“它已成为某种象征。”请结合全文,探究提琴的象征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