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中,作者用阴阳冷暖、美玉明珠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的隐忧。
D.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甚明也。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⑤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
B.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迷惑
D.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耻学于师 B. 不拘于时 C. 师不必贤于弟子 D. 学于余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故世人称他为“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 第①段主要是正面阐述,作者从年龄大小、闻道先后、地位贵贱等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C. 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第④段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是为了说明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段时间,网络上掀起了晒18岁照片的热潮。已经远离18岁的人们纷纷在网络上晒出自己18岁时的照片,18岁已成为他们遥远的回忆。
18岁成为令人怀念的时间节点,不仅仅因为它是法定意义上的成年标志,更重要的是,它把少年和青年等其他人生阶段区分开来。告别18岁,也就告别了少年时代。
作为18岁左右的你们,有什么所感所想要对他们说?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甲、乙两图。请从两者区别的角度,简要描述传统消费链路和消费者导向消费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正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下面是一则推荐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