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为我们奉献了众多脍炙人口唱腔的评剧名家罗慧琴,利用业余时间将传承发展评剧艺术的课堂搬到了南湖景区。
②近日,中国首届陶瓷印创作生态研究展在唐山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治印高手贡献了优质作品,慕名而来的观展者络绎不绝,兴致高涨。
③阿根廷对外融资局局长马蒂亚斯·玛纳赞叹:“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程度让我匪夷所思,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④“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带动全民重温浩如烟海的古诗词。
⑤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中国和世界将会因之发生什么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⑥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被社会公众所共享,博物馆真正做到了完璧归赵,服务于民。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刻(juān) 暮蔼 咄咄逼人(duō) 积毁销骨
B. 朱拓(tuó) 厮混 繁文缛节(rù) 躁动不安
C. 剔除(tī) 篡夺 瘦削不堪(xuē) 衔冤负曲
D. 作揖(zuó) 国粹 锲而不舍(qiè) 残羹冷炙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野花幽香,佳木繁荫;三秋桂子,十里荷塘;林寒润箫,寒梅傲霜,这是四季轮回之美。
春赏百花秋望月,夏迎凉风冬看雪,这是没有烦心之事时的人生之美。
幼有所养,老有所靠,病有所治,伤有所疗,这是时代之幸,家国之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人性之美。
先秦诸于唐宋诗,元有杂剧明小说,琴棋书画诗酒茶,这是文化之美。
……
要求: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报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载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15字(含标点符号)。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①_____________。“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②________,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示纪念。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③_________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也有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质检总局的统计,99%的内地奶粉质量合格。但内地奶粉的质量,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度还是很低。
B. 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考试舞弊入刑,可见政府打击考试舞弊的决心之大,或成治理考试乱象的“尚方宝剑”。
C.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中国很多家庭却选择不生二胎,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
D.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授予中国作家郝景芳,但她的小说《北京折叠》对我们是非常陌生的。
以下各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②夜如何其,晓钟未动 岁云尽矣,更漏频催
③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④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⑤去秽除邪千门户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⑥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A. ⑤④⑥② B. ①⑤③② C. ①④③⑥ D. ④①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