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15字(含标点符号)。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①_____________。“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②________,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示纪念。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③_________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也有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①端午亦称端五 ②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③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解析】试题分析: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第一空前面介绍本段文字的谈论话题“端午”,后面解释了“端”与“初”,“五”与“午”的关系,因此第一空应当是填端午的名称又叫端五。第二空后面是举例与屈原相关和几中说法,因此该空应当填“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第三空前面强调人们划龙舟除了表达对屈原的纪念,还有别的,结合后面所举事例,可推测该空应当填“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质检总局的统计,99%的内地奶粉质量合格。但内地奶粉的质量,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度还是很低。

B. 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将考试舞弊入刑,可见政府打击考试舞弊的决心之大,或成治理考试乱象的“尚方宝剑”。

C.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中国很多家庭却选择不生二胎,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

D.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授予中国作家郝景芳,但她的小说《北京折叠》对我们是非常陌生的。

 

查看答案

以下各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②夜如何其,晓钟未动  岁云尽矣,更漏频催

③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④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⑤去秽除邪千门户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⑥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A. ⑤④⑥②    B. ①⑤③②    C. ①④③⑥    D. ④①③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        ,勤勉工作,当好履职尽责的表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②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        ,争分夺秒,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        ,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A.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B.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C.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D. 夙夜在公  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表现男女主人公年少时两小无猜、欢乐玩耍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表达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人如同沧海中的一颗米粒一般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乡居生活中鸡犬相闻的宁静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

B. 首联承题。上句扣“野泊对月”之事;下句点“野泊”之因:逋逃漂泊,故有“野泊”。

C. 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之野,仰望北斗横斜,耳闻凄凉角声,意境苍凉。

D. 颈联写杯酒增添羁旅之愁,浪花卷动归乡之心,不由得暗自惊叹,表现了“野泊”时的伤感。

E. 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本诗颔联境界开阔,情感悲壮,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神似。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