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项是( ) ①从当初沸反盈天的上市融资潮,...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项是(   )

①从当初沸反盈天的上市融资潮,到如今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所有匪夷所思的现象都起源于一个虚假而又简单的数据。

②面对奄奄一息的国势, 难道我们不需要众多仁人志十大声疾呼并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吗?

③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贾母是老祖宗,所有的人在她面前都得敛声屏气,但王熙风例外,可见王熙凤身份本领不凡。

④在这篇写景的文章中,作者把视角投向了华灯初上、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还有那繁华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

⑤平庸之人,只是眷念近处的风景,贪恋凡俗的奢华,最终忘了赶路,舒适并安逸着,且自鸣得意,终无所成。

⑥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化。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不能用来形容融资潮。②奄奄一息:既可形容人或其他生物快要死了,又可比喻事物快要消亡,湮灭。使用不当,此处应用“岌岌可危”以形容国运、政局、战局等形势危急 。③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使用正确。④川流不息: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使用正确。⑤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使用正确。⑥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乱成一团。用在“我”一个人身上不当。故答案应为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山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抒写了作者对人们忘却战败历史的担忧之情。

(2)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自诉身世激起作者的情感共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间,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词的第一句点明季节是春天。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阳光还比较微弱,但风已经变得柔和,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

B. 三、四两句直抒胸臆,写昼寝醒后的感受。“觉微寒”,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营造了一种凄清幽冷的意境。

C. “故乡何处是”一句不仅是说故乡遥远难归,而且还包含“望乡”的动作,作者白天黑夜不知多少次引领北望,遥望故乡。

D. “忘了除非醉”承上句而来,由于故乡难归,长年累月没有尽头,作者想用酒醉来忘却,写出了作者麻木而绝望的心理。

E. 熏香早已经燃尽,香气也早已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的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没醒,可见醉得深沉。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卜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冯子材,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九年,出镇南关①。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闻谅山②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③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备险奥,乃令筑长墙,率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群议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悉返侵地。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有删改)

(乙)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B. 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C. 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对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D. 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字”,古人有名有字,名是婴儿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B. “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的年号则称为建元。

C. “设九宾礼于廷”,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礼遇有功之臣最隆重的礼节。

D. “汤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放在大鼎或大镬里,用滚水烹煮,将人活活烫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冯子材初从向荣,官至提督,一生功勋卓著。他讨粤寇,守镇江,出镇南关,凯旋而归,取得抗法战争的胜利,收复了全部失地。

B. 冯子材有勇有谋,身先士卒,忠心爱国。他善于排兵布阵,先发制敌,力排众议,亲自率兵出战,与敌人殊死搏斗,誓要把敌人挡在镇南关外,

C. 蔺相如足智多谋,勇敢坚强,不畏强敌,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并表示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D. 蔺相如考虑周全,决策得当,有远见。他要求秦王斋戒五日,没九宾之礼,赢行了时间,自己便趁机秘密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教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42.4%;中国次之,拥有592家,占23.3%. 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中请教也在近20年内持续增长,2016 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年申请数为30115项。如今,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正以每年近50%的速度快速发展,市场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2017年预估增长率将达到51.2%,产业规模达到152.1亿元,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或将迎来调整洗牌期,以此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立宁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时间与过程,目前整个行业有些过热和盲目,出现泡沫和倒闭很正常,符合科技产业市场规律、市场本身存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也从侧面推动着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卢泽华《人工智能:中国抢“先手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 02 22)

材料二:

产业投资方面,国内人工智能领线投融资在2011年初见规模,2017 年投融资总规模达到1800亿人民币,平均每笔金额接近6亿人民币。

(资料来源于千寻网《中国信通院品牌数据系列》)

材料三:

如今,中国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破和应用的创新。然而,相比于巨大的资本规模和大量的专利授权,现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还很弱小还有漫长且艰难的路要走。从行业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门槛高、投入时间长,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趋同的发展趋势;从市场角度看,和关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更多的只是有一个概念而缺少独创技术和应用场景,短期内无法让产品落地,应用前景渺茫。如果商家一味趋利而动、产生市场泡沫,催生行业虚火,恐怕人工智能将只能在资金链中扩张、在实验室中成长。

人工智能绝不仅仅是几款可实现“无人操作”的机器人,更不只是用来战胜人脑的围棋手,如果内行只顾凑热闹,推“概念”、抢噱头,不只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禁锢科技力量的应用落地,束缚整个产业的想象力。毕竟,投资人或许会听“概念”, 但市场速的终将是“实在”。

(摘编自王萌《多找门道,少凑热闹》人民网2018 02. 22)

材料四:

台湾人力资源机构104人力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广泛地投入商业应用,该领域的人才也愈显紧缺。据不完全统计,台湾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从2016年开始明显增长,到今年缺口保守估计为6000个,增长了一倍,增幅远高于其他行业人才需求增幅。

104人力银行数据长吕承谕说,台科技主管部门预计五年投入160亿元(新台币,下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目前该产业已逐渐以实验室走入商业运用,企业对资料科学家、演算法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等关键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人工智能行业的薪资也水深船高,据人力贵源机构样本统计,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崭平均80万到120万元,这在平均年薪不到55万元的台湾,是名副其实的高薪行业。

(摘编自《台湾人上智能人才紧缺,薪资高》新华网2018.02.22)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1-2017年间,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热悄始终保持看持续高涨的态势,2017年投融资总规模达到1800亿人民币,是2011年的6倍多。

B. 2008- 2017年间,从中国人上智能领域每年投融资总额来看,后一年与面一年相比,其中2017年是增加最多的年份。

C. 2008- 2017 年十年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笔数大体上保持着较好的增长趋势。

D. 2011- 2017 年间,按当年投融资总额与笔数的关系来计算,2013 年每笔金额的平均数是最少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期,截至2017年上半年,所拥有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已位居全球第一,专利申请数延续看增长的势头,超过3万项。

B. 2018年, 中国人工智能将迎来调整洗牌期,届时某些相关企业会出现泡沫和倒闭,这符合科技产业市场规律。

C.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资本规模和专利授权量巨大,但是,引领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的龙头企业尚未发展起来。

D. 我国很多人智能初创企业在成立初期通过主推概念,催生了大量的独创技术利应用场景,但短期内很难让产品落地市场。

E. 据台湾有关机构调查, 台湾人工智能商中的应用领域人才紧缺; 人工智能行业属于名副其实的高薪行业,该行业的平均年收入远高丁台湾平均年薪。

3.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名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清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每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他抹着眼泪点点头。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向前跑,上帝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诵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的景物描写,重点实出了当地“黄”“黑”两种颜色,渲染了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为下文有节的展开作铺垫。

B. 同学们见到真实的鲫鱼和鲤鱼“高兴得像过节一样, 而我却流下了热泪”,这是“我”为自己的努力付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成效而流下的高兴之泪。

C. “我”对尿床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问我说过半个“谢”字事也有过埋怨, 说明“我”也起有施恩图报的心理需求的。

D. 这篇小说前半部分语言自然平实,后半部分原原本本地引用了两首诗以及不厌其烦地写了一串诗人及其诗集的名字,充满者浓郁的诗情。

2.小说写“我”买鱼讲自然课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3.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标题“生命是美丽的”的意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