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每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他抹着眼泪点点头。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向前跑,上帝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诵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签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的景物描写,重点实出了当地“黄”“黑”两种颜色,渲染了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为下文有节的展开作铺垫。

B. 同学们见到真实的鲫鱼和鲤鱼“高兴得像过节一样, 而我却流下了热泪”,这是“我”为自己的努力付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成效而流下的高兴之泪。

C. “我”对尿床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问我说过半个“谢”字事也有过埋怨, 说明“我”也起有施恩图报的心理需求的。

D. 这篇小说前半部分语言自然平实,后半部分原原本本地引用了两首诗以及不厌其烦地写了一串诗人及其诗集的名字,充满者浓郁的诗情。

2.小说写“我”买鱼讲自然课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3.请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标题“生命是美丽的”的意蕴。

 

1.B 2.①回应开头,将同学们生存环境的艰难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化。②表现了“ 我”是一个有责任心、敬业精神的人。③隐含了只有生命是鲜活的、美丽的, 才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表现了主旨。 3.①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低头屈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生命是美丽的。②懂得感恩回报的生命是美丽的。③有诗意滋润、有理想追求的生命是美丽的。④对工作负责,默默奉献,成全他人的生命是美丽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为自己的努力付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成效而流下的高兴之泪”分析不正确。这不是“高兴之泪”,而是为这个地方的闭塞落后孩子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伤感难过之泪。 2.试题分析:从情节发展来看,自然课讲到鱼,学生们没有见过鱼,“我”提出买鱼,校领导面露难色,学生和校领导的表现,都表明这里日常生活贫穷艰苦,回应了开头对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的描写。从人物的角度来看,“我”为了让孩子们对鱼有所了解,自己掏钱买鱼,表明“我”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从表达主题来看,“学生们高兴得过节一样”表明学生们喜欢这些鲜活的鱼,隐含了生命是鲜活的美丽的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卜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是综合型的表演艺术,通过歌唱、念白、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生内容,它把单纯的时间性艺术如诗歌,音乐,与单纯的空间性艺术如绘画、雕塑,以及初级综合性艺术如歌舞、表演等,通过演员的演出而有机统在一起,形成自己复杂的艺术综合体。这些原本独立的艺术手段在进入戏曲的综合体之后,都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统一于舞台,而不再是其本身。

戏由对于音乐和诗的倚重是突出的,它把诗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化为自身的韵律,使之成为统领戏剧的魂灵,同时通过舞蹈化的舞台动作未呈现它,其中的曲词由诗歌的直抒胸臆改为代言体,抒发内心情感的主体由作者改换成剧中人,于是曲词择怀就受到剧中人物的身份、修养、心理和环境的限定,不能由作者随心所欲,音乐则随着人物心情和命运的变化而发生旋律改换,不再遵从自在韵律。舞蹈的作用被放大,人物动作都被纳入了非生活化的舞蹈动作,因与生活动作产生距离而体现出美感。至于戏曲的化妆美、服饰美、道县美,也是由戏曲舞台手段的综合性所决定。可以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随意驱遣歌唱、舞蹈、念诵、表演等手段辅助行动,而不受现实生活情景的限制。

戏曲既然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它就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它的表现生活就不是写实性而是写意性的,马鞭一摇就是在路上走马,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快步跑圆场则是人在急速行路一一戏曲表演与生活动作就拉开了距离。使用脸谱也是戏曲的特征,它进一步把现实推向幕后,渲染象征的氛围,使戏剧指向写意。人们见到关羽的枣红重脸,就感觉到他的忠肝义胆:见到曹操的碎纹白脸,就感知了他的奸诈多疑。

  戏曲依靠叙述性手段与带有强烈装饰性的表演动作,得以对对象进行随心所欲的变形处理,因而获得了舞台手法的写意自由,这种美学原则在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对象时,就会追求“不似之似”“吉外之旨”“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提倡内在精神的传达而非外貌的逼真。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偏重于对艺术形式及其所体现境界的理解,状摹对象追求神似,而不去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

戏曲手段既然是写意化的、不以状摹外物而以表现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为主要特征,它就成为包蕴着浓郁抒情性的艺术样式。戏曲重在随时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它的表演强调用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把人物行动的内心依据或外界刺激人物内心所激起的反应直接揭示出来,不仅写人物做什么,如何做,而且写人物想什么、如何想,这奠定了戏曲抒情性的基调。尽管戏剧展现人生的本质属性要求它成为叙事艺术,戏曲舞台也确实具备相应的叙事功能,但既叙事又抒情,叙事中有抒情,以抒情来叙事,构成了戏曲表现方法的辩证统一。

(选自《文艺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正确的一 项是(   )

A. 戏曲是一种综合型的艺术表演,融入其中的诗歌,音乐、 绘面、雕塑、歌舞、表演等,按照自身的特点独立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B. 作者为了使戏曲中的人物更好地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会通过诗歌进行直抒胸臆的表达。

C. 戏曲是一种“表现性”艺术,它的这种“表现性”体现在其写意性上,如关羽的忠肝义胆用枣红重脸来表达,曹操的奸诈多疑用碎纹白脸来表达。

D. 中国人的艺术观念不大注意艺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在戏曲中可以对对象进行随心所欲的变形处理,使得外貌逼真与神似都得到了同等的关照。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曲综合了单纯的时间性艺术、单纯的空间性艺术和初级综合性艺术。这些艺术手段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根据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统一于舞台。

B. 诗和音乐是戏曲重要的舞台手段,诗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是统领戏剧的灵魂,但是这些节奏和旋律是无法自己呈现的。

C. 舞台中的人物动作虽然源于生活,但它毕竟与生活中的人物动作不同,具有舞蹈化、非生活化的特征,因此,与生活实际有距离。

D. 戏曲艺术在舞台表现中,具备相应的叙事功能,但只有叙事手段肯定是不行的,还必须要用打情手段米加以配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曲是一种表现人生内容的复杂的艺术综合体,所依靠的多种艺术手段有歌唱、念白、舞蹈、表演等。若要达成一个统一体, 需要有演员的演出。

B. 戏曲中抒发内心情感的主体是剧中人,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他们受现实生活的限制较少,因而作者利用曲词抒怀的空间是自由的。

C. 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等戏曲表演,虽然不是生活动作,但观众却能够理解,这符合写意化的美学原则。

D. 戏出手段作为一种包蕴着浓部打情性的艺术样式,以表现和抒发人物内心情越为主要特征戏曲不仅写人物做什么、如何做,还要写人物想什么、如何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苏东坡的《蝶恋花》里,“墙”是他对青春美好的向往,“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993年北大推倒南墙办商业街,8年后,北大拆除商业街,恢复南墙。北大南墙的推倒与重建,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人说,这南墙,正是北大精神的象征。

生活中,“墙”无处不在。有的“墙”有形,有的“墙”无形。有形的墙,让我们有股情绪在胸中默默流淌;无形的墙,让我们有种思想在心中高高飞翔。

请以“就是那一堵墙”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三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6分)

塔山石榴历史悠久,在晋代潘岳所著《安石榴赋》中就有榴者,天下之奇树,塔山之名果的记载。塔山石榴之所以闻名的原因是色泽艳丽、果大皮薄、味甜汁多塔山石榴目前已形成以塔山为中心,绵延5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6万余亩的石榴种植基地生态群落。为把塔山石榴这块金字招牌打造好、利用好,淮北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石榴文化旅游节。文化节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形成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多赢。塔山石榴先后获得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全国优质石榴等称号,成为淮北市的一张精美名片

1)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保部正在制定工资支付法规,要求“同工同酬”。今后无论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工,只要从事相同内容的工作、付出等量的劳动,就应该获得同级别的工资待遇。

B. 发挥我市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既是推动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C. 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D.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消费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城乡之间消费水平差距较大,有9亿人口的农村消费市场的落后,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整体消费水平的增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眼下,随着网络购物、移动支付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个人信息的保护和避免个人隐私的泄露已成为日益迫切的社会问题。

B. 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C. 我们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由于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淡漠,后者从春运大潮的涌动就可以看出。

D. 《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是一部将爱国主义与动作元素完美结合的国产优秀影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